精神一振。稍稍调整了一下背后从民朝带回来的丝绸靠垫,他继续阅读着最新收集到的消息。
‘大英帝国全境内进行环境评估…’
‘水利部门实施新的水土保持方法…’
‘林业部门要在未来五年内提高大不列颠岛森林覆盖率…’
‘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优劣的讨论…’
‘家庭农场成员必须接受农业学校的培训,并且通过考核…’
…
把来自英国的消息和来自欧洲的消息相比,证明在整个欧洲还持续进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只剩下英国一家。这些政策在恩叔眼里非常熟悉,他在民朝的几年里面没少看此类玩意。民朝在北美搞起了联产的家庭农场,里面提到农场有义务要投入土壤改良。现在英国在北美照抄民朝的政策,又在大不列颠岛开始尝试推行。所谓的土壤改良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很简单。现阶段就是把牲口粪收集起来养蚯蚓,蚯蚓粪用来改良土壤。
想起在民朝的见闻,恩叔忍不住给自己点了根莫桑比克小雪茄,眯缝着眼睛靠在椅子上。中国人真的是一个神奇的农业民族,随便一个年轻小伙都会种蔬菜,随便一个因为工作而气呼呼的年轻姑娘都能培育蔬菜种子。这在英国都是园艺师或者老农们才能胜任的工作。也不知道英国学习中国的政策之后会不会变成中国的样子。
这样温和的想象没有持续多久,恩叔的思路就返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来。经济危机带来的萧条终于有点松动的迹象。英国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同时竭尽全力发展电气化,大有要对民朝工业穷追不舍的意思。
俄国在法国资金支持下快速工业化,靠了从民朝进口的全新采矿设备,1898年钢产量已经有380万吨,位居欧洲第三,比法国都高许多。当然,俄国现在的工业水平不如法国,科技水平不如法国。连续两场战役都败给匈牙利之后,让大家对俄**队的评价大大降低。
另一个起点低进步快的国家是奥斯曼帝国,由中国公司承接的铁路修到哪里,当地的工业和商业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发展。欧洲内燃机的快速增加让奥斯曼帝国的石油产业发展很快,奥斯曼帝国的艰困财政勉强有点好转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