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完全不把老一辈家们放在眼里,受共产国际的影响,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这部分人一会来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怎样打仗,反而是先想着怎样夺权。
韩云华很清楚共产国际的用心,所以面的那些人对于韩云华的攻击,韩云华直接给予了猛烈回击。他们以为韩云华只是一个毫无背景的年轻将领,手里掌握着十多万精锐士兵,正是他们下手夺权的好对象。最后竟然公开声明让刚刚从苏联留学回来的某人接替韩云华的职务,将韩云华直接调回延安坐冷板凳。
对此韩云华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他等着党中央的最终决策。因为他相信党中央会给他一个正确的评价的,最起码现在的他绝对不是所能承受的起得损失。更何况内蒙古军区的情况外人也许不清楚,但是韩云华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别人想夺他韩云华的权,那简直是在白日做梦,只要他不同意,整个内蒙古军区别人别想调动一兵一卒。要知道整个军区都是在他韩云华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部队和部队中的绝大多数军官,尤其是中下级军官都是他韩云华培养并且亲自任命的。在别的地方不敢说,但是在内蒙古军区韩云华的命令比党中央以及八路军总部的命令管用多了。
更何况韩云华也知道,历史上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桥儿沟天主堂召开。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在名义上和实际上成为了党中央的最高领导人,粉碎了某人夺取党中央最高领导人的阴谋。虽然由于第一次武汉会战的进行延误了六大六届全会召开,但是韩云华相信在这个紧要关头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果不其然,1939年2月27日,在延安桥儿沟天主堂准时召开了党的六大六届全会。参加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7人,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区负责人40人,内蒙古军区由于当时正在进行第二次塞北会战,所以只派遣了左权一个人参加。这是1928年党的六大以来到会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全会。、王稼祥、王明、周恩来、朱德、康生、彭德怀、博古、、陈云、项英、张闻天被选举为全会主席团成员。全会完全赞同对15个月来抗战经验的总结和对当前抗战形势的分析。他指出: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力求团结与进步━━这就是15个月抗战的基本教训,也就是今后抗战的总方针。目前,抗战正处于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过渡时期。我民要抓住敌人兵力不足和兵力分散的弱点,把正面战场的抵抗和敌后广泛的游击战争结合起来,大量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从而促使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会议再次强调中国必须**自主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批评了党内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存在的关门主义和投降主义两种错误偏向,尤其是王明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强调正确的统战方针应该是既统一又**。全会重申,抗战时期党要把主要工作方面放在战区和敌后,坚持**自主地放手组织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方针,以主要力量在敌后开展**自主的游击战争,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实际上,这是中国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条件下继续走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六大六届六中全会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通过这次会议实际上的领导人已经将这些别有用心的家伙完全压制了,以为首的本土派最终彻底解决了内部的隐患,而以苏联为主导的共产国际也象征性的发表了一份祝贺声明,实际上已经默认了成为最高领导人。所以在回忆民主时期党的历史时曾说:“中国党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会议。一次是1935年遵义会议,一次是1938年的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