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条鲜活的生命。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日军假手那些特务组织干的。经过韩云华所部的侦查得知,属于山东伪政权控制的主要特务组织有:“新民会山东省总会调查室”以及省警务厅设立的特务情报机构和与之相联络的道、市、县情报机构所组成的自上而下的情报网,警备队(保安队)设立于该组织内的自上而下的情报机构所组成的情报网等。
魏鹏等人这次出击的列一个目标就是日伪军的这些特务组织,和汉jiān傀儡不同的是,特务组织由于其严密性和专业性,所以这些人都特别狡猾。但是相对应的每损失一个人都很是难以补充,只要摧毁一处特务老巢,韩云华相信最起码半年之内日伪军别想在该地区东山再起。
其次韩云华最痛恨的是,这群出卖玩祖宗的软骨头为适应日军对劳工的大量需求,开始出卖自己的同胞,伪政权还大力组织输出劳工。为了适应日军的需求,伪政权将建立和扩充伪武装作为伪政权的一项重要任务,尽管山东伪武装名目繁多,有保安队、警卫队、护卫队、警察队…但是总而言之可分为正规军和地方军两部分。山东伪政权建立和控制的伪武装主要是警察队和警备队(保安队)。
山东伪政权控制的警察队,主要驻城镇等要地,司地方警备及公安事宜,武器装备以步枪为主。各级警察机构由省公署警务厅统辖,形成厅、署或所(市及特别行政区为署,县为所)、分署(所)、分驻所、派出所的自上而下的隶属系统。1938年1月马良组织维持会时,首设省会警察局。省公署成立后,改由警务厅掌管省会警察局(后改局为署,由省公署直辖)及各地警察署或所(初为局,后改署或所)统辖全省伪警察队和自卫团。至1939年8月,全省共设警察局(所)75处,官警7291人。就韩云华所知道的数据,截止到1940年,整个伪警察队增至13951人;1941年计有警察署所106处,官警20100人;1942年增设分所177处,警察武装31256人。警备队(保安队),初由旧有之保安队及警备队改编而成,后主要靠招募当地青年扩编,分为省、道、县三级。这是最主要的地方性伪武装,日军对其评价甚高,认为“县警备队是普及县政的推动力量,维持当地治安的骨干”所以,给予大力支持。装备有步枪、轻机枪、手枪和自动步枪等,不足时,由日军给予补充。1943年5月,警备队改称保安队,统一整编,在华北由内务总署督办任保安总司令,各省省长任保安司令,各道道尹任保安指挥,各县县知事(县长)任保安队长。1938年8月组建的山东省公署警务厅警察总队是山东省警备武装的前身。该总队置队长1人,下设3个大队,计583人,主要驻守济南,部分驻各县,战时随同日军外出“扫荡”曾到过惠民、临清、南宫等地。1939年9月,伪政权将各道保卫团改编为警备联队,县保卫团改编为警备队,辖2个大队、4个中队,计全省3080人。这是各道县警备队之肇始。1940年7月,山东省公署对全省警备武装再次改编,将省警察总队及各道警备队统一编为山东省警备总队。总队部设于济南,置少将总队长,辖本队及9个支队。本队驻守济南,9个支队分驻除济南道外的9个道,总兵力为4126人。各县警备队不列入警备总队编制,仍各自**。1940年县警备队兵力合计19303人。1942年后警备总队总队长由省长兼任。1943年5月后,警备总队、县警备队统改为保安队,省设保安司令部,省长兼司令,统一指挥全省保安武装。
有了这样强悍的武装部队,日军对于占领区内的治安也有了一定的信心,尽管他们也并不相信这些伪军。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伪军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所以长水信野少将才敢派一个步兵中队前来接手阳谷县的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