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实力进行了一次对比。在7。7事变前日本的经济总量达到283亿美圆,是世界第6经济强国,在7。7事变前,日本全国只有4个装备整员的师团,不到20万人。而国民党军队光陆军就达到200多万,7。7事变后,日本开始大量的扩充兵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在中国有110个师团,总共250多万人。而此时中国各方面的总兵力也已经扩编到了近六百万人,所以就兵力而言中队还是占有绝对的优势的。但就兵员的素质而言,不管是中队还是日军都是不断的下降,日本的人口只有7600多万,已经不堪重负。中国虽然有将近四亿人口,但是中国的经济比之日本还要破败疲敝,双方已经快要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但是现在有了他韩云华的出现,有了美国的提前参战,韩云华相信已经基本无潜力可挖掘的日本,根本无法在整个亚洲战场上同中美英几国抗衡。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开始前国内的军事、经济以达到顶峰,也就是说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现有的力量迅速消灭对手,那么进入消耗战后,日本必败无疑。
而就华北地区的敌我实力相比较而言,中队的实力也占有绝对的优势,现在日军在华北地区的兵力已经下降到了不足十万,加上伪军也已经不到三十万了,其中北平地区六万、太原到石én一带十万,山东地区十五万人。而中队人数却远远多于日伪军,单单八路军各部队除掉内éng古军区也有八十余万人,而内éng古军区也有七八十万人,再加上晋绥军三十多万,中央军二十多万,地方其他部队十余万,华北地区的中队超过了两百万,敌我兵力之比为1:7。
现在中日两国的兵员素质之间的差距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之前的日本士兵都是用海量的子弹喂出来的神色手,而现在他们的普通士兵从入伍到上战场的时间缩短了十余倍,一个士兵消耗的训练弹yà不足五十发,所以中日双方兵员的素质也相差不多,韩云华对于接下来的战斗更是jī情满怀。
吸完一颗香烟,韩云华将烟头摁在书桌上掐灭了,然后拿着桌上的一封电报看了起来。这份电报是昨天延安方面发来的,主席告诉韩云华,国共谈判经过近一个星期的谈判终于达成共识,国民党方面负责拖住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同时派卫立煌所部参战。另外还给方面三个师的装备,但是必须要将整个山西以及张家口以南的所有地盘让给国民党部队,当然了之前属于的根据地不在此列。
此外阎锡山主动放弃对归绥西部的统治,驻守巴彦淖尔的第三十五军立即撤回山西,内éng古军区将接手整个归绥的防务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问题,不过韩云华并不在意。
看完这封电报,韩云华心里是á起á涌,由于他的出现整个八路军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模式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这些改变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整个中国的实力有了极为快速的增长,而有了实力之后国共双方反而能相处的比较融洽,历史上频频出现的摩擦与反摩擦现在都很少发生。
至于以后国共双方到底是和平谈判还是武装对峙韩云华没有考虑过,对于他而言,作为一个军人,他的使命就是将祖国和民族城日本人的蹂躏之下解救出来,之后他军人的使命也就完成了。所以他并没有考虑的那样深远,他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不管怎么说,1941年的第一天对于韩云华来说是一个好日子,在这一天他看到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