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天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就不能不提及我国化学工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范旭东,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正是他开办的。
而且,侯德榜和范旭东两人互相敬慕,视为知己,要侯德自己榜过来估计也很难成功。
只是,要招聘这两个“人”很棘手。
谢“还没发现”、“冰月心空”两位书友的月票再次
谢“70生人”书友的打赏
范旭东191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理科化学系。他在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专科助教。1911年回国,并于1914年在天津塘沽创办久大盐公司。在此基础上,范旭东为实现实业救国和发展化学工业的愿望,又着手制碱工业,于1917年更新。开始创建永利碱厂。
当然,这些剥离去的企业,都会经过兴华的大力改造,不仅是
件和规模,就是技术和
理的先
程度也要达到一
准,甚至也是世界先
平。
果然,去天津联系侯德榜的人很快就回来告诉宋哲武,侯德榜表示‘很谢宋哲武对他的
重,可是他不愿意离开范旭东的永利公司’。
范旭东现在事业搞得红红火火“红三角”牌纯碱在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要他放弃事业来给他宋哲武打工,这显然是天方夜谭的荒唐事。
早有准备的宋哲武找来了王明扬,拿了他连夜写好的“联合制碱法”的技术说明书。
1921年回国,应聘在塘沽碱厂任总工程师;期间兼任北洋大学教授。1922年起先后当选为中华化学工业会理事,常务理事;中国化学工程学会理事,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筹委会主任,理事长。现任天津永利化学工业公司任总工程师兼塘沽碱厂厂长。
鞣革》的论文获该校博士学位。
碱厂开工之初,生产很不正常,在侯德榜等一批技术骨的努力下,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于1926年实现了正常运转,生产
优质纯碱。为了
一步发展盐业,范旭东于1926年至1927年,又先后在青岛开办永裕盐业公司,在汉
开办信孚盐业运销公司。
由于西方几家大的碱业公司搞技术封锁,制碱业的最先技术“索尔维法”被严密控制。侯德榜就在国内自己摸索研究,终于凭一己之力,研究成功,并把它公之于众。
对于没有拍卖去的这些企业,宋哲武的计划是由兴华对这些企业
行大规模改造,等到等到这些企业都走上正轨后,再把它们剥离
去,就是兴华现有的一些企业,以后也要剥离
一
分去。因为宋哲武给兴华制定的战略发展方向是金
、电
和化工医药。
宋哲武认为,如果能有这两个“人”相助,不仅他的**原料不会有问题,就是整个盐化工方面也不用他多
心了。
这样,在这些企业到了民营资本手中后,先的技术、
理和经营理念就会逐渐被民营资本所接受,从而把民族工业引导到正确的现代化发展方向上去。
宋哲武给王明扬详细讲解一番后,王明扬就带着这份技术说明书启程去天津找侯德榜。
简单地说,这个新工艺使盐利用率从70%一下
提
到96%,也使原来无用的氯化钙转化成化
氯化铵,解决了氯化钙占地毁田、污染环境的难题。同时还缩短了
程,简化了制碱所需的设备。其实,这个联合制碱法正是侯德榜在四十年代初研究成功地,还被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
看到这个说明书,王明扬虽然早就对宋哲武的丰富化工学识敬慕不已,可这也让他再次大吃一惊。
侯德榜因此被英国皇家学会聘为名誉会员。这个时候英国皇家学会的国外会员仅12人,亚洲仅中国、日本两国各一名。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
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
侯德榜在见到这份技术说明书后,如获至宝,立刻就去找范旭东,当天,范旭东就同意和兴华合资在太原郊外建立碱业公司,设备和资金由他,占百分之四十九的
份,兴华以技术和资源
,占百分之五十一的
份,由侯德榜任合资公司的经理兼总工程师。
要知现在制碱业最先
的技术就是“索尔维法”可宋哲武的这个“联合制碱法”又要比“索尔维法”先
了许多,他真想不清楚,宋哲武的这个脑袋是用什么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