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突然改变后,毒气却反而飘向奉军阵地,致使在前沿等待乘势进攻的奉军大量中毒,使傅作义部免去一劫。为了躲避毒气,张学良慌忙乘马逃离,众多观战记者也不顾身份四处奔逃,现场十分狼狈。
因为这件乌龙事件,东北军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使用过毒气,想来这些毒气弹就是那批进口的。
韩光弟这时也明白了被李大海击毙的那个日本技师枝野信男,为什么要来炸这座仓库了。
枝野信男之所以选择来这个仓库实施爆炸,目的一定就是想要引爆毒气弹,让第四路军无法再在兵工厂装运武器,也防止韩光弟在撤离时破坏兵工厂的设备,最后让关东军得到一个完整的兵工厂。
对于韩光弟说这些炸弹是毒气弹,王德和李大海并没有怎么吃惊。这倒不是他们不明白毒气弹是什么东西,而是他们对于毒气弹能造成的危害,根本就没有一点感性认知。
韩光弟命令两个战士,把这个打开的箱子重新钉好。
然后郑重命令王德:“这些毒气弹要全部装运走,不要和其它武器装备混装,要派专人负责押运,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
见韩光弟对这些毒气弹很重视,李大海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向韩光弟报告。
“报告总队长,其实不仅仓库里有武器,车间里也有好东西。”
“哦?车间里还有好东西?快领我看看去。”
东北兵工厂的任何东西,只要是能拿走的,就要全部拿走,一点都不会给日本人剩下。既然车间里还有,那也是要拿走的。
李大海犹豫了一下,又喊过来一个护卫队的人叮嘱几句,这才领着韩光弟和王德走出仓库。
韩光弟此次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的把张作霖、张学良父子花费巨资建造的东北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全都运走,并炸毁兵工厂无法运走的所有的设备。虽然韩光弟也觉得这些设备都炸了很可惜,可是这样总要比留给日本人要好得多。
不过,如果车间里还有能运走的好东西,也被连同兵工厂的设备被一起炸掉,那可就太可惜了。
在火炮车间宽大的厂房里,李大海指着还固定在车床上的一根巨大的钢管对韩光弟说:“总队长,就是这个。”
“这不过是一根钢管吗这有什么稀奇?”王德有些失望滴说。
李大海摇摇头,有些得意地说:“王师长,这可不是普通的钢管,这是大炮的炮管。这么大口径的大炮,可不是谁都能造的。”
李大海又炫耀地说:“我听住在专家楼的那些工程师说,造这么大口径的火炮,全世界也只有欧美列强和日本人能造,现在我们东北兵工厂也能自己制造了,这可不简单。那边车间的小仓库里,还有十多根已经加工好了的炮管,听那些工程师说,已经做过什么膛压测试,做炮管完全合格。”
摆在韩光弟眼前的这根炮管,已经基本加工完成。韩光弟用手比了一下口径“240mm”韩光弟在心里不由暗暗吃了一惊。
韩光弟知道东北兵工厂仿制装备过很多火炮,比如仿日本38式75毫米野炮,制成了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仿日本41式75毫米山炮,制成了辽14年式75毫米山炮;仿日大正11年式75毫米阵地高射炮,制成了辽16年式75毫米高射炮;仿奥地利百禄18年式30倍77毫米野炮,制成了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还仿制过奥地利21倍口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和仿制日38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甚至还仿日38式150毫米榴弹炮制造了辽1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但是,东北兵工厂能制造240mm口径的巨炮,他还是头一次知道。
这时,护卫队的一个小队长,领着一个护卫队队员匆匆来到车间。李大海从小队长手中拿过一支崭新的步枪递给韩光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