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陈友仁尝到过甜头。
1927年英国水兵和武汉示威民众发生冲突,陈友仁限令英国水兵24小时退出租界,并与英国外交代表据理力争,成功的以和平手段收回汉口、九江两大租界。
能在头号老牌列强大英帝国的手中虎口夺食,陈友仁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愤青,绝对是有勇有谋。但是这件事情之后,英美等国至少是明显的偏向南京的蒋介石,对武汉zhèng fǔ的外部环境,只有变得更加艰难。
说到底,练七伤拳,前提是自己要内功高。而要打革命外交,归根结底是要自己有实力。否则,伤敌虽重,对自己的伤害也不会小。
而这回,陈友仁打出的对日绝交口号,引来大批民众的叫好声,却也引来党内一片骂声。尤其是蒋介石一开口,国民党内倾蒋派系就好似得到了皇帝口谕一般,纷纷公开开骂。
好在这时,远在东北的宋哲武发出通电,表示坚决支持外交部对日绝交的主张。有了宋哲武这位能征善战抵抗外敌的英雄支持,不仅陈友仁信心更足,也让孙科不由大喜过望。
宋哲武认为,陈友仁的主张并非没有道理,中国人一门心思想让各国干涉,让列强强硬制裁日本,以夷制夷,原则上是对的,说到底,在此时的国际环境之下,中国和日本全面开战的确不妥,中国需要时间来整合内部。
可不全面开战,至少在口头上要有所表示。否则,列强会问,你说自己受了日本人欺负,可你自己对日本怎么还是眉来眼去的呢?其实,仅仅在一年之后,南京zhèng fǔ不少人也同样提议对日绝交,包括当时的外交部长也纷纷赞成对日绝交。比如伍朝枢就说过“非对日绝交不能表示我国自重人格,而引起列强之注意。”可见,对日绝交并不是什么很傻很天真的愤青主张。而且陈友仁自己在zhèng fǔ会议上也讲得很明白“对日绝交并非与日开战,乃一种引起国际间同情之手段而已。”
然而,同样的主张,不同的人提,效果是不一样的,而陈友仁肯定不是自己人,这就是根本的区别。所以,在蒋介石看来,陈友仁的对日绝交,根本就是胡汉民借外侮反蒋的“阴谋”既然是“阴谋”那就必须挫败。
可一个月前,胡汉民等广东派携党内大佬们逼迫蒋介石下台,那是何等的威势,一个月后,蒋介石已经成了下野之身,说起来一点官职都没有的蒋介石,在下野后,又凭什么扭转乾坤,去挫败胡汉民的“阴谋”呢?
外交的策略,就如武功的招数,效果有多少,还要看实力。正如张无忌的九阳神功在身,练七伤拳才不至于伤敌先伤己。
宋哲武就属于有神功护体的能人,宋哲武的通电在民间引起极大共鸣。只不过,并没有扭转国民党内的反对派的优势,这些人,包括蒋介石好像都没有看到过宋哲武的通电,把火力一致对准陈友仁和孙科,就是不提宋哲武一个字。搞得宋哲武十分没面子,本想再次发出通电,接到贾景德的劝阻电报,宋哲武只好怏怏作罢。
下野,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失败的表现。军阀混战,战败者被迫宣布下野,不问政事,这是中国的传统。然而蒋介石不一样,下野对他来说,仅仅是种以退为进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