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还就故意装不认得,只是上前当是一般军官见过礼就是了。
老蒋一大早心情不错,还以为人家不认得他,拼命暗示手下别点破,就随老人家进去参观了,几位大员和侍从室的随侍、警卫连忙跟上。
“馆子建好不久,还没对外正式开放。”老人家介绍道:“但是,过了年来人就多了,县里规定,公立私立的学校开课前,学生都要来这里参观,好让那些学子们懂得他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好的环境读书,是谁让中国统一起来的…”
光这几句话,就让蒋介石一时心潮如涌。刚进大门的一块石碑上,就有一段白话碑文,署名的竟然是谭笑!“…北伐的革命壮举,是汇集了孙中山总理一生的国民革命之经验总结而发出的全民族呐喊!因为北伐,国家得以统一;因为北伐,卖**阀得以被打倒;因为北伐,中华民族看到了复兴的希望…以蒋公介石为核心的黄埔革命军人实为真正的革命正统,他们接过了孙总理手中的革命旗帜,把三民主义的阳光洒遍了中华大地,暖透了华夏九洲…”
通篇碑文不乏肉麻其词,直接吹捧,但观看的蒋介石和大多数黄埔出身的随员、侍从无一不如沐春风!特别是关于革命正统的一段,直暖到蒋介石的心里去了:当初他在南京另立政府,就一直被广州政府痛骂背叛革命,至今,**人依然在说。巨石上这篇碑文的注解,似乎就是刻石永存的最终定论一样,让他有已经百年之身却看到自己流芳百世的感觉。
至于在碑文最后一系列的口号式结尾,在后世看来是肉麻之极,但在蒋介石的眼前,却似乎看到了万民在发出拥戴的呼声!
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蒋介石随着老人转进长廊:这条本是仿苏州园林风格的花廊被改造成了长长的历史图卷。由于时间的仓促,本来拟请名师精心绘制的油画被谭笑临时改为动用大批木刻匠人制作的版画,这些版画以连环图的形式记载讲述了从陈炯明背叛革命到南京政府成立的一段历史,那些版画刻锋刚劲而线条简明,只有两色印刷的大色块表现风格,恰好是历史的沧桑与进程的悲壮的最好表现!
在这些画面中,蒋介石仿佛看到了当年那批面容稚嫩的革命者簇拥着自己东征北伐!似乎看见了惠州城头横刀笑立的陈明仁,似乎看见了曾经勇猛如虎的蒋鼎文血流如注不下火线…一瞬间,他甚至想起了那些远去的,淡忘的战死在樟木头、棉湖的黄埔一期生。…无数的面孔在脑海掠过,甚至有如今国共两途的叶剑英、陈赓、**…壮烈中也有温情:他、叶挺、叶剑英三人死死守护着硬要到前线的孙中山,前边就在交火,情况万分危急…援兵到了,来了个领兵的胖子,孙中山马上让他们压到前边帮忙,放心不下的他不愿走,叶挺过来一句话:“就凭谭公那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的枪法,那一双铁掌,咱们三个加起来都不是对手!咱们走吧!”那一天他认识了谭延闿,那位后来玉成他和宋美龄婚事的好兄弟!…如今,谭祖庵也阴阳两隔了!不觉间,两行清泪无声潜下!
委座落泪,随行人员哪敢怠慢,真感动者有之,假激昂者有之,一时间,满座衣冠如巾。
参观半途,有人来报吴胜和计平到了,蒋介石竟然不舍得回去,命何应钦和何健先去应酬,他要看完全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