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上却肯定要陷入被动,像对德国大概就不能再施以强硬压力了。
打赢一场大战役是必须的,为了打赢德黑兰会战,法国人这次已经把压箱底的资本掏出来了:随着前线损失越来越大,法国人竟然把北非兵团押了上去赌一把
法国人在北非的军事实力实际上很强,至少在陆军上甚至会比国内都强,这也是为什么在原来时空巴黎陷落后实际上算是被亡国的法国人在外交上依然那么牛哄哄“自由法国”的国际地位依然不低的原因。
法国调动北非兵团的消息当然不可能瞒过中德这边的情报人员,这个消息让希特勒坐立不安,因为纳粹老大还没有准备好和法国人决战;于是希特勒一边不断和谭笑联系,一边就给隆美尔下令,让他尽快主动发起会战,赶在法国人倾巢而出之前结束战争。
“你认为在这个时候主动发起进攻是对的吗?”方先觉对着隆美尔带来的那份电报问道:“如果真的能够在法国的大军到达之前结束会战,也许这个决定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隆美尔将军,你有把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胜吗?”
隆美尔当然没有把握,否则他不会直接把希特勒的电报拿出来了,他觉得只有在中**队的全力相助下,元首的命令才会有被执行的价值。否则就会出现非常讨厌的情况:提前发动的德**队不光无法取胜,还会把自己拖入泥潭而法国的非洲军团会以更快的速度赶来…
“就算中**队全力配合,你觉得有把握取胜吗?”方先觉在隆美尔吞吞吐吐提出希望中**队配合他完成任务后继续问道。
没有,没有一点把握,这就是隆美尔心里的回答。
两位元首在军事素质上相差的可不是一点点啊隆美尔不禁感叹:中国的元首可以制定出横扫海湾目标全歼英法联军的大战略布局,而德国的元首却在得知法国人要拼命时选择退缩——以胜利的名义退缩。但是,现在能退吗?
“现在敌我两军的兵力比较大约是五比三,英法的部队大约五十万,但是除去那些阿拉伯人外,实际上大家也就在一比一附近,按照兵力当然是有可能做到的…”方先觉对着地图道:“但我们看看地理就知道了,在这样宽广的地域中就算英法军队不还手,让我们尽情去杀,也要个十几天吧…所以,这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无法完成的任务,但是隆美尔必须要服从并且执行这个任务。
“也许,只有他能够说服元首了…”隆美尔轻轻叹了一声,大家都知道他是谁,中国的元首谭笑。
“还有另一个方法。”方先觉道:“提前发起会战,但只是佯攻…一直拖到法国人开始进攻,然后按我们预定的计划把他们拖死”
这是隆美尔自己早就想到的:表面上完全执行希特勒的命令对法国人发起进攻,实际上却保存实力按照原计划不变。但是这对于习惯在铁的纪律下生存的隆美尔来说很不情愿,德**人没有阳奉阴违的习惯,特别是面对国家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