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个时空,有了中华在背后支持,德国的装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装备了大量的新式步枪,还有一分的自动步枪,并且也都全
换装中华制式的中华c-2型冲锋枪(c型改
型)。卡车方面更是不用烦恼,只要希特勒开
,有足够的报酬,需要多少卡车,中华就可以买给他多少卡车。这样也使得德军的实力大大的加
。
37毫米36年式反坦克炮,波军则主要使用波佛斯37毫米反坦克炮,两者能也十分接近。因此总
上来说,德波两军战力与装备质量最接近的单位是步兵师与战防武
。然而与波军相比,德军在武
数量上占了相当大的优势,例如其一个步兵师就
有735
轻机枪,比波军的326
还要多
一倍。
当然德军装备的武也不单单是中华的,更多的武
装备是自己研制生产的,只不过产量不足,需要委托中华生产,也购买一些回来当储备。
德国空军也远比波兰空军来的大,主要用于提供战术支援,协助地面
队的
攻,特别是ju87俯冲轰炸机,其jing准的打击能力和特殊的呼啸声对波军士气有相当之影响。德军还有
为全球最先
的战斗机之一的bf109战斗机,以及大量的中型轰炸机,主要是he111和do17轰炸机。当然德国也装备了数量不少的战鹰-1和战鹰-2型战机,也有大量的轰-2在德国服役,战斗力也十分
悍。要不是德国要发展自己国内的轰炸机工业,恐怕会全
装备中华的轰-2,因为六吨的载弹量,已经秒杀了德国自己研制的所有中型轰炸机了。
比之一战,德军已有了两新世代的武
—飞机与坦克,在技术与任务
质上也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两者皆与一战时期的产
相比不仅打击力更
、速度也更快,遂在结合此两者武
之运用后,即将集中兵力的装甲
队来突破敌军防线,快速
后方、将敌军主力包围后而
行决定
的歼灭会战。
此刻波兰总兵数才一百万,战争动员起来,也可以勉达到一百五十万,十四个骑兵旅和两个坦克旅已经四个坦克营。空军方面也只有一款麋鹿能和德国空军战机一较长短,但数量才百架,
本起不了多少作用。火炮方面,波兰一个步兵师才装备四十八门火炮,更是和德国没有办法比。
比起波兰,德国陆军最占优势的武为坦克,也就是装甲
队。先前,德军的海因兹。古德里安装甲兵上将发展了一
先
的机动战准则,并成功说服上级跟中华军队一样,建立师级的装甲
队,由坦克、炮兵、车载步兵等单位联合编制,并与空军
行协同作战。古德里安因为希特勒的支持才成功说服陆军
的反对者,于1933年成立了三个装甲师,每个装甲师都有两个坦克团,满编时将拥有561辆坦克。1937年,德军又再建立了4个
托化步兵师。到了波兰战役时,德军已拥有8个装甲师、4个轻装师和4个
托化步兵师,这些机动化单位德军统称为“快速
队”,共约有4500–4900辆坦克,其中少
分是一号坦克,一号是原先用于训练的,仅装备了两
机枪,装甲相当薄弱,波兰的迷你坦克的火炮即可将其摧毁。二号火力稍较一号
,但与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坦克相比仍逊一筹。担任德军真正的主力的三号与四号坦克以及从中华引
的中国豹和中国虎,德国
直接命名为虎式和豹式,是如今德军坦克主力。和中华一样,豹式和虎式德国
也
据改
次数,称为一型到三型。当然德国也
据中华坦克研制改
自己的国产坦克,使得三号和四号坦克,
能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完全不弱于中华最新型的虎式坦克。克。
德国的《白方案》重新尝试了类似于曾在一战中失败的《施里芬计划》的作法:于一方采取守势、集中大
分主力
队,于一方取得迅速的决定
胜利,尽快结束两线作战的不利局势(集中兵力于波兰,对西方盟国采取守势),以侧翼攻击敌
迫使其
行反正面作战,尽可能以少胜多以及凭著机动战达到“坎尼模式”的包围歼灭战,将敌
有生力量消灭。
在1936年至1939年期间,希特勒曾组织以空军为主千的“兀鹰集团军”前往西班牙参加内战,获得了大量的实战经验。除去中华,此时的德国空军也可能是全世界最有经验、最训练有素和装备最优良的空军德军一共将2695架飞机用于德波战争中,包括771架战斗机、408架驱逐机,336架俯冲轰炸机和1180轰炸机,其中又有200多架用于侦查任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