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ak仍然采用30发子弹弹匣,可见其成功之处。
当然一款新的步枪也有不少的缺点,中华的突击步枪也不例外。设计之初更是麻烦一大堆,定型后也进行多次的修改,在国防军野战部队中,往往可以看到外观有些差距的突击步枪,这就是修改过的结果。
德国也不列外,去年年底样枪就出来了,但是过了一年的时间才真正走上战场。可是当突击步枪到了战场上,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问题。
用过stg44的人往往对这把枪有所不满,stg44在近距离射速较慢,因为使用短步枪子弹,连续射击时候枪身跳动明显,不如冲锋枪那样容易控制。如果在50米内,和mp40冲锋枪相比,stg44是劣势的。同时stg44的射程有限,最大有效射程不超过500米,超过这个距离就没法保证jing度。
如果在很远距离遇到了手持毛瑟步枪的敌人。是很难杀伤对方的。这些似乎很有道理。但是stg44本来就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并不是一款全能的武器。他主要就是在单兵手中使用对付400米之内的敌人,压制敌人单兵的火力。
以上二种情况在现代战争实战中是很难发生的,超远距离一般有多人操纵的重武器或者狙击武器压制。比如后世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斗中。由于akm的射程较短。无法对付山崖上隐蔽的手持英国步枪的游击队员。被迫在基层装备大量狙击手。后来主要用卡车上的双管高射炮和装甲车的小口径火炮对其压制,效果很好。而现代战争50米之内的突袭战是非常罕见的。所以stg44在多数的情况下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这个特点中华的突击步枪也一样具有,但是要是在突击步枪上安装光学瞄准镜之后。还能提高一倍的射程,但还是远远落后于一般的步枪。所以这个功能就显得有些鸡肋,因为远距离的敌人,自然由狙击手或者班用机枪代劳,再不然还有重机枪可以进攻远距离攻击。所以,中华的这款突击步枪其实真正的有效射程还是在四百米,确保四百米之内的超强火力,正是这款突击步枪真正的使命。除了特种部队外,很少有野战部队的士兵在突击步枪上加装光学瞄准镜。成本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是没有太大的必要。
更何况现在的科技,就是中华也没有办法搞出强悍的全系瞄准镜,光学瞄准镜对于时常要和敌人近距离进行遭遇战的野战部队来说,效果真的不是很大。还不如三点一线,锻炼自己的射击准度。
像德国的stg44的名称mp44突击步枪一样,中华的突击步枪也有自己的名字,因为是在中兴十一年的时候定产的,所以就直接被命名为中兴(zx)11式突击步枪。
mp44突击步枪:自动方式:导气式,闭锁方式:枪机偏转式,发射方式:单发或连发,口径:7。92毫米,重量:5。22公斤,全枪长:940毫米,枪管长:419毫米,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毫米,射速:550发/每分,射程:350~500米,瞄准装置:球形准星,带护圈;觇孔式照门,夜视瞄具(实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