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八章(2/2)

刘志远沉默片刻,沙哑着嗓,慢条斯理地说起本县地主上层的情况来。

屋里沉浸在一片悲哀、肃穆的气氛中,只有站在院里的冯云霞失声痛哭的声音,阵阵传到屋里来。

刘志远一边叙述,一边泪。他曾经认柳明为女儿,彼此有一发自内心的父女般的情。此刻,不仅静和江华都异常悲痛,这位老于世故的刘老先生,也忍不住捶顿足、泪自责:

江华忧郁地叹气:"刘先生,再见了。"

"刘先生,您放心,李振纲在我们县里,我们会对他提警惕…"

当他们俩送刘志远门时,老先生忽然扭过低声说:

所有要好的朋友,所有革命的战友都回忆了一遍,叫他们再在她的心上连一会儿。她甚至想到了由她接生的小方方--他可不能没有母亲;林可不能在这样的残酷环境中,像我这样的遭遇…最后,停留在她心上的还是曹鸿远。她从枕下边拿她早两天用白衬衣和白内撕成的一条条的带,又用这些短带连缀成一条结实的长带,她把它们团成一团抱在自己的怀中,好像抱着曹鸿远的。她抱着,地抱着,低语着:

白士吾像个输光了家当的赌徒,还没读完就气急败坏地把纸条狠狠撕碎,向地下一扔,几个嘴狠狠地打在柳明的脸上。

江华拿过两本小册

"你们还是要小心呀!听说李振纲正在拉拢绅士地主们,要找机会告林县长和曹鸿远哩。"

静对柳明的死,内疚得难以自持。她认为这内疚远远超过失去一位优秀战友的悲痛。她的前时时浮现柳明跑到敌人面前,勇敢地喊着"我是林静"的画面…江华面对这样一位年轻姑娘英勇的死,想起过去对她的猜疑、审查,一惭愧内疚的痛苦使他泪不止。

刘志远有失望似的用红红的睛望着江华。静用力着那两本小册,长长地叹了一气。

静沉默不语,江华握刘志远的手,说:

"噢,刘老先生,事情真像您说的这么严重么?"江华惊愕地打断刘志远的话。

刘志远泪,从怀里掏两本薄薄的油印小册,举在手上对江华说:

静斜睨了江华一,不再声。

"有件要事,我要向您二位汇报。现在咱这地区的形势我看是更张、更复杂了。一些国民党组织奉上级的指示,要加反共--他们是在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我这个国民党员实在看不惯…"

"林县长,江书记,我刘某有负你们的委托和希望,没有把柳明救来,真是罪过!白士吾这家伙跟柳明哪一辈是冤家对,死死地缠住她,终于要了她的命。"

"刘先生,我佩服您这位国民党员--是实行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真正的国民党员。您对我们共产党员是真心实意地合作、帮助。我早就听柳明和曹鸿远介绍过您…"林静抑制住悲伤说了话。自从一九四

"小林,你又自聪明了。"江华打断静的话,"对我们这个地区的国民党,地委有政策--团结为主,团结至上。我再说一句,不要草木皆兵嘛。"

一本是《异党问题理办法》,一本是《沦陷区防范共产党活动办法草案》。

静用力握住刘志远的手:"谢谢您。"

年一月蒋介石在安徽茂林发动了"皖南事变",大量屠杀了新四军将士后,静就对第二次国共合作后的国民党和它的党员,到失望、气愤。可是今天见到刘志远这位老资格的国民党员的言谈、表现,她又由衷地钦佩、动,证明国民党员愿意抗日的还是多数。但对一些反共的国民党员确实应当提警惕。

"您看看这两本小册--这是本县国民党书记长李振纲给我的。他还叫我对你们这方面的人都保密呢。"

"我恨死卖祖国的汉特务白士吾!是他杀死了我…"

十三分区的国民党和一些上层绅士,原本多数是国的,是恨日本的。他们拥护八路军领导抗日,"打跑鬼保家乡"原是他们的本意。可是,自打环境一残酷,冈村宁次来了华北,搞起"治安化运动",据岗楼一加多,日本鬼三天两地"扫、剔决",这些有钱人的心思就动摇了。有钱人里面有不少是国民党员,他们也动摇了。李振纲这个人,不是国的国民党,他打抗日战争一开始,就鬼鬼祟祟地跟反共老手石友三勾勾搭搭,想搞什么"曲线救国"。形势一不好就想倒在日本人那边去。对这个人得多留神…

清晨,卫兵屋送,大吃一惊:憔悴,然而仍然那么年轻俊的女犯已经吊死在窗棂上。她歪着,脸惨白,却没有悲戚,没有恐惧。手里还着一张纸条。当白士吾像饿狼疯狂地蹿小屋时,他没有看那个死人,却一把抢过她手中的纸条,急急读下来:

"等着我,鸿远,我们就要永远--永远地在一起了…"

"谢谢您,刘先生。不过现在统一战线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草木皆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