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花纷飞,地面积雪逾尺,宏伟的长安皇宫中,正有大批人来回铲雪,扫地或拭壁,每人皆甚忙碌。
御书房中,皇帝边听边咳着。
宰相及四大尚书则恭立着。
不久,皇上嘘口气道:“金陵银庄每年亏四千八百万两,主要支出便是杨仁那批巨额存银。”
“是的!”
“沿海备今年赋收逾九千万两白银!”
“是的!”
“比杨仁投资前增加六千万两?”
“是的!”
“既然如此,何须防范杨仁!”
“启奏皇上!杨仁有近百万人为他效命,该防此点!”
“杨仁有造反之兆?”
“没有!不过,宜防此事!”
皇上吁口气道:“李相!朕昔年准汝之请成全杨仁,如今,许卿及周卿皆有此虑,汝意下如何?”
宰相忙道:“启奏皇上!杨仁除恶、防洪、助贫、安民及繁荣地方之功绩,不容轻易抹煞!”
“朕知道!”
“杨仁本没有造反之必要!”
“这?”
兵部许尚书立即道:“启奏皇上!赵太祖昔年也无意称帝,全因部将黄袍加身之诱,宜防杨仁受诱造反!”
宰相道:“启奏皇上!杨仁身边之人皆是侠义之士,且多受扬仁感召助民护朝,决不会发生此事!”
刑部周尚书道:“启奏皇上!宜防微杜渐!”
皇上道:“二卿可有防制之道!”
兵部许尚书道:“启奏皇上!宜召杨仁入宫赋以闲职!”
皇上不由双目一亮!
另外三位尚书见状,纷纷附和!
宰相为之皱眉。
于是,皇上道;“封他做礼部侍郎吧!”
“遵旨!”
“妥加善后,勿激成对立!”
“遵旨!”
不久,皇上已起身离去。
宰相摇摇头,便默默离去。
四位尚书却密商着。
元月底,白巡抚陪李侍郎到地久庄不久,杨仁便自后院匆匆入厅行礼道。“参见二位大人!”
李侍郎含笑道:“免礼!”
“大人!好久不见啦!”
“的确!本官虽在宫中,却仍知汝除恶,助民及防洪之感人事迹,本官一直以汝为傲!”
“不敢当!”
“本官今日特来报喜!”
杨仁怔道:“报喜?”
“正是!皇上欣闻汝之种种事迹,特地破格封汝出任礼部侍郎,请汝先行下跪接旨吧!”
杨仁怔住啦!
白巡抚忙指点他接旨。
不久,杨仁便朝西方下跪。
白巡抚亦陪跪。
李侍郎打开圣旨,便宏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金陵杨仁仁勇兼备,善迹昭卓,堪称本朝栋梁,朕特破格赐封礼部侍郎,钦此!”
杨仁忖道:“怎会如此?”
白巡抚忙低声道:“叩头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