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抄近路掠峰返家。
不久,他便又与众人锄土及辟道。
翌日上午,他便携一束醉棠送给小昭君,立见小昭君邀他入房道:“汝听着,汝须详加记妥。”
“好。”
她立即取出一幅面具道:“瞧过它否?”
“没有。”
“它可遮掩汝之面貌。”
说着,她已撑开它及戴上艾土之脸。
她牵艾土到镜前道:“瞧。”
艾土果然瞧见一张陌生之脸孔。
他不由好奇的抚摸它。
她便摘下面具及指点他戴妥。
然后,她低声道:“汝去过榆州否?”
“四川之榆州吗?”
“是的”
“我去过。”
“汝去过桂林否?”
“去过,那儿之鱼又鲜又甜。”
“汝还记得如何去此二处吧?”
“记得。”
小昭君点头道:“汝就以布袋扛金到此二处兑换银票,记住,一锭金元宝可兑换三十两白银喔。”
“一锭金元宝可兑换三十两白银。”
“是的,汝兑金时,必须戴面具,另穿一套体面之衣靴,千万别让他们知道汝是谁以及汝之住处。”
“好。”
“汝兑金时,须另取一至二个假名。”
“好。”
“兑金之后,暂勿存那些银票,一年后再存。”
“好。”
“总之,小心行事,以免引祸。”
“好,谢谢昭姐。”
“祝汝顺利平安。”
“谢谢昭姐。”
不久,他已欣然离去。
他首先下山买妥四个大麻袋及四条麻绳。
他接着买三套绸衣裤以及锦靴。
然后,他去理发店削去了长发。
他一返家,便仔细的想着小昭君之指示。
他规划妥路线,便宽心烤肉而食。
当天晚上,他一见没下雨,便拎二袋及二绳离去。
他一入洞,便把金元宝装二袋中。
他用绳绑妥二袋,便拎袋返家。
他便把金元宝倒在床上擦拭着。
深夜时分,他点妥它们便装入二袋及予以捆妥。
天未亮,他已换上锦衣靴及戴妥面具。
他拎起二袋便直接掠向西北方。
他艺高胆大的凌峰越岭而去。
天亮不久,他已遥见城门上之榆州二字。
他大喜的大步行去。
他入城一探听,便直接进入榆州银庄。
店中只有二名店员,他便陪笑道出来意。
一名店员便吩咐他取金。
不久,他已各交给他们一锭金元宝。
二人乍见到金元宝,立即变色。
艾土心虚的为之紧张。
那三人又望过金元宝底下之刻字,不由又变色。
立见右侧之人匆匆入内。
不久,他陪笑前来道:“掌柜有请。”
艾土便心虚的拎袋跟入。
不久,他已在厅中看见一名中年人,立见中年人陪笑道:“在下姓李,忝掌本银庄,敢问大爷尊姓大名?
“在下朱全。”
“朱爷欲兑金?”
“是的,方便吗?”
“方便。”
李掌柜取出一锭金元宝道:“它乃上朝之物,颇有纪念价值哩。”
“在下急需用钱矣。”
掌柜取出一册,便翻开一页道:“一锭换四十五两,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