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一久,果见道边林间有一小径,蜿蜿蜒蜒直通北方。
众人上了小路,各展轻功身法,一路而下。
秦宝宝由于服了“百草丹”武功虽未见长进,但体质和轻功却今非昔比,与这些高手纵行山坡林间,竟没落下半步。
翻山越岭行了六十余里。秦宝宝面不红,气不喘,并不觉得劳累,倒是东方兄妹,有些力不从心。
清风道长与东方泰率先而行,忽见前方有一点灯火在暗处闪烁。
此刻月影西斜,当是丑时,正是人们睡得最沉的时候,是什么人这么早起来?
清风道;“那灯火处是一卖早茶的铺子,此地离周岗只有七八里地了。”
二人放慢脚步,等后面的人上来,一齐朝灯火处走去。
走到近前,见一个不大的小屋,外面有一大火炉子,上面笼屉内蒸着早点,热气腾腾。
众人连夜赶路,肚子也着实饿了。东方秋燕迫不及待地走到屋前,冲里面嚷道:“喂,有人吗?”
“唉!来了!”一声响亮的吆喝,从后面走出一个四十上下的伙计。一见这六人,吓了一跳,呆呆地望着他们。
东方秋燕把眼一瞪,喝道:“看什么看?”
伙计吓得“扑通”跪倒在地,一个劲地磕头,嘴里说道:“大王饶命,大王饶命。”
他们六个人身带兵刃,三更半夜地来到这荒野山地,也难怪伙计把他们当作匪人。
秦宝宝上前一把拉起伙计,道:“我们是有急事赶路的,夜晚天黑走迷了路,到你这儿来,是打算吃些点心充充饥,顺便向你打听一下怎么才能上大道。”说着塞了一锭银子给伙计。
伙计一听不是打劫的,心里踏实多了,又得了一锭银子,当即笑道:“哎唷…小的狗眼,冒犯了各位,请…请!”
小屋不大,里面有三张桌子,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众人在中间的一张桌上坐下,伙计忙着端上稀粥,还上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包子,说道“我这小地方平日都是去山里砍柴的樵子赶早来我这儿吃早点,今儿可真是贵客临门。”
秦宝宝为自圆其说,问道:“小哥,上大路怎么走?”
伙计指着东北向的一条小路,道:“从这儿一直往前,七八里路就到周岗了。唉,你们有什么事,这么急着赶路?”
秦宝宝胡乱答应一声。东方秋燕已拿起桌上的包子,正待张口要吃,忽地想起一事,说道:“小哥,一大早起来忙得很吧!来,吃个包子。”随手将包子扔给伙计。
伙计伸手接过看了看,笑道:“多谢,多谢!”张口吃了,随后自个儿忙去了。
众人相视一笑,一路上为防独孤元龙诡计,每逢吃喝进食,都特别小心,拿活物相试,这回东方秋燕没费什么就让这伙计试试,倒也省了不少麻烦。
可包子是没问题,稀粥却不曾验得。
清风道长“呵呵”一笑,道:“咱们是些不速之客,只怕别人来不及招待哟!”
言下之意,独孤元龙哪能有如此神通,料到他们会在此地出现。
众人都知清风道长对这一带挺熟,有什么可疑处,定逃不过他的眼睛。
忽听外边脚步声响,有人喝道:“二子,老子来了!”
儿子?这伙计还有个爹?
随后走进两个汉子,腰里插着柴刀,肩上挂着一串麻绳,是赶早进山砍柴的樵子。
二人见里面坐着生人,不由一愣。
伙计出来,答道:“是你们两个呀!还是老规矩?”
二人点点头,坐在东墙下的一张桌上。
伙计给舀了两碗稀粥,又从蒸笼内拿了七八个包子,端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