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这位王兄恢复了精神,明日去吧。”
当下各自回房。光灿与费礼书同居一室,进房后便到床上打坐。
他先练本门功夫,恩师传下的绝技“一指神锤”已到了可以制敌的火候。
练完了“维摩大乘心诀”又赶紧练“上清灵宝心法”
由于功底深厚,习练“上清灵宝心法”时,进境颇为神速,已到了可以使用的地步。
与此同时,谢飞燕在邻室也在习练“上清灵宝心法”这是光灿从颍州出来时,就悄悄地把秘籍塞了给她。她不明何物,还以为光灿写什么给她,脸还红了好大一阵子,待到晚间独自一人时翻出来看,不禁又惊又喜又感激。
她的悟性本就极高,加之“无相神功”已经有了相当根底,习练起来进境也十分神速,再有几日,也可随心运用了。
第二日无事,各人在房中静坐练功。
傍晚,五人从旅店出来。琅琊山在城西南方向,离城大约十里,五人并不急着上山,缓步而行。到达山麓,天已全黑。
时值十月初三,天气寒冷,路上早无行人。
五人施展轻功,不多时便到了“开化律寺”又称琅琊寺的山门前。山门上有“琅琊胜境”四个大字。
大雄宝殿烛火辉煌,众僧在做晚课,诵经声庄严清越,令人肃然起敬。
匡信德道:“阿弥陀佛,这寺院僧人虔诚礼佛,大约不会是行凶作恶之人,还是到隐僻处找找看吧。”
王永福道:“此处有道能往别处,到山顶看看如何?”
匡信德道:“此山不高,我们就从寺后走一程,瞧瞧有无可疑之处。”
五人于是绕向寺后,觅路直朝峰顶奔去。
琅琊山山景清幽,林深叶茂,摩崖碑牌比比皆是,均为唐代以来文人墨客所题。
五人无心探访胜迹,一心寻找可疑之处。
一个时辰之后,已绕行了不少地方,俱都杳无人踪,不免令人泄气。
此刻,五人在一绝壁之处停下,因为他们听到崖下似有人声。
最先听到的是匡老和光灿,他俩一停下脚步,其余三人也跟着站下,都听到了类似人的呻吟声。
呻吟声就在崖下,断断续续,似有似无。
光灿小声道:“我先下去看看。”
匡老悄声回答:
“只怕太深,不好下去,找找路看。”
然而这里是绝壁,哪有路可通?
光灿走到崖边,运起神功,双目往下看,崖壁上有些灌木,东长一簇,西长一簇。
有了灌木,何愁下不去?他瞧准了一处,正待往下跃。
飞燕一把拉住了他,道:
“慢,这样下去太危险,把金龙剑带上吧。”
光灿笑道:“我都忘了有这个宝贝了,有了它,下去何难!”
他接过短剑,把刀鞘系在腰上,抽出短剑,也不打声招呼,轻轻一跃,如一只大雕,眨眼间落在一蓬灌木上,离崖顶不到三丈。
下一个落脚处至少还有二三丈之遥。
他轻轻一跃,然后提气运功,双脚一蹬,右手剑猛刺石崖,剑身直没崖石,只剩剑把露在壁外。他一只手紧紧握住剑把,再往下看,落脚处只有三丈了。
他左手在壁上摸到凹处,运功于指,右手运功一拔,拔出金龙短剑,左手一松,人又落了下去,到落脚处一把抓住灌木,稳住身躯。
再往下看去,离崖底只有七八尺,索性宝剑回鞘,两臂一张,直落崖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