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胡堂主。”
胡在田点点头,含笑道:“兄弟有事晋谒馆主…”
那青衣汉子陪笑道:“馆主就在里面,胡堂主请。胡在田跨上石阶,趋近门前,就站停下来,轻咳一声道:“属下胡在田,有事晋遏馆主。”
没过多久,只听一阵细碎的脚步声,走近门口,掀起一层紫绒门帘,现出一个青衣俏丽的使女,轻启樱唇,莺声唏呖说道:“馆主请胡堂主进来。”
胡在田应了声“是”随着青衣使女走入,穿行过一间摆设雅致的小客厅,左首是一道圆洞门。
青衣使女转身又掀起了圆洞门的帘幕,口中说了声:“胡堂主请。”
胡堂主急步趋人,那是一间书房,一张圆形的虎皮太师椅上,坐着一个秃顶红脸,细眉长目,鼻如鹰喙的肥胖老者,手中捧着一盏金边细瓷茗碗,正在轻轻喝着,对胡在田的走入,恍似不见。
胡在田急忙恭敬的趋前几步,躬着身道:“属下见过馆主。”
原来这肥胖老者,正是江南武馆馆主,人称金鹰的金声望。他缓缓抬了下手,青衣使女急忙从他手中接过茶盏,放到几上,他才口中“唔”了一声,点头道:“胡堂主有事?”
这一开口,声音尖细,虽然尖细,却有着说不出的威重。
胡在田站在他面前,连头也不敢稍抬,口中应了声“是”才道:“属下刚才接到两份报告,特来向馆主禀报的。”
金声望口中又“晤”了一声,说道:“是两个参加南北会试的人的资料?”
胡在田又躬身应了声“是”
金声望道:“你坐下来再说。”
左手一抬,那青衣使女立即从几上取起白银水烟袋,点燃了纸媒,装好水烟,双手捧上,一面“忽”的一声,吹着了纸媒,替馆主点烟。
金声望凑着咀唇“呼卢”“呼卢”的吸起烟来。
“属下告坐。”
胡在田在他左侧一把椅子上欠着身坐下。
金声望也不去理他,把一筒水烟吸完,青衣使女接过水烟袋,放到几上,又取起细瓷茶盏,双手送上。
金声望轻轻的喝了一口,青衣使女又双手接过,金声望才抬眼道:“你说吧!”
“是!”胡在田应着“是”手中取出一份纸卷,说道:“这是江西送来的报告,鹰潭单家,确有一支住在临江蛟湖,单逢春父母早故,七岁依靠他舅父,他舅父是个秀才,住在太平街,家中很富有,三年前去世,他报的家世都没错,只是他说跟祟仁三山庙一个和尚学的武功,但三山庙的和尚,并不会武,也许是当时在三山庙挂单的和尚了。”
金声望道:“他今年几岁了?”
胡在田道:“据他说今年二十岁。”
金声望道:“七岁离家,今年二十岁,这十三年在哪里?”
他问的很详细,也很重要。
胡在思道:“据单逢春自己说,他舅父三年前死了,就离开太平街,游历了不少地方,看他只是个狂傲少年,武功却不错。”
“唔!”金声望唔了一声,算是通过了,随着问道:“还有一个姓狄的呢?”
胡在田应了声“是”取出另一个纸卷,欠着身道:“这是成都方面送来的报告,成都青羊宫从前确实有一个姓张的香火道人,为人有些疯疯颠颠,但没人知道他会武功。
住在附近有不少砍柴为主的人,都把柴卖给青羊宫的,其中也确有一个姓狄的,本是猎户,有时也砍柴,至于他儿子是谁,却没有人知道了。”
金声望道:“听说狄少青武功很高,你看出他的路数来了么?”
“没有。”胡在田有些惶恐,欠着身道:“据属下龙门堂的周师傅、申师傅说,他们在狄少青手下,大概只走出了三招…”
金声望道:“他在江山第一楼露的一手更高!”
胡在田惊异的道:“馆主也知道了?”
金声望尖嘿一声道:“他人在镇江,老夫连这点都不知道,还能当武馆馆主?”
“是!”胡在田道:“这几天他天天和一个姓裴的女孩子在一起,据说那姓裴的女孩子,武功也相当不错…”
“嘿嘿!”
金声望干嘿了两声,尖笑道:“你当那姓裴的姑娘是什么人?”
胡在田听得一楞,望着金馆主,说道:“馆主已经知道她的来历?”
“你不用多问。”
金声望接着叮嘱道:“也不可去招惹了她。”
“是。”胡在田抬着眼,说道:“她是…”
金声望一拍手道:“你记着老夫的话就是了。”
胡在田心头挂着一个闷葫芦,不敢多问,只得应了声“是”
金声望道:“你去通知南北两堂,定明日午前举行会试。
胡在田又应了声“是”正待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