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首脑是谁,总有和你联络的人?”
薄一刀道:“不一定,在下是听命于一块圆形铁牌,见牌如见主人,不论何人,持牌而来,他交给在下的字条,即是令谕。”
一清和尚啊了一声。白玉霜问道:
“他们传达命令,都是写的纸条么?”
薄一刀道:“那也不一定,有时只是口头说的,只有…”他似,有顾忌,忽然住口不言。
白玉霜道:“只有这一次的行动,较为特殊,对不对?”
薄一刀点点头。
白玉霜道:“你不用心存顾忌,她(指假唐思娘)被我点了穴道,听不到我们谈话的。”
薄一刀道:“不瞒白少侠,这一次他们派来的人,就是她,一切行动,在下都得听命于他。”
一清和尚又啊了一声。他方才的惊啊,是因为薄一刀说出听命于一块圆形铁牌,这和他的情形,完全一样。
这次惊啊,则是薄一刀须听命于假唐思娘,使他深感意外,因为在他意料之中,一直以为假唐思娘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白玉霜点点头道:“果然不出所料。”
薄一刀惊道:“白少侠早已知道了?”
白玉霜道:“因为你们二位扮的是唐庄主,在一般人看来,自然是你们的身份较为重要,照说,假扮唐姑娘的人,只是一个助手而已。”
一清和尚道:“白少侠说的极是,但…”
白玉霜不待他说完,微微一笑道:
“但这位姑娘的武功,胜过二位甚多,她如果仅是薄朋友的助手,武功决不会超过薄朋友,由此推想,她真正的身份,必在薄朋友之上,于理甚明。”
薄一刀道:“白少侠当真观察入微,一点也瞒不过你眼睛。”
白玉霜淡然一笑道:
“薄朋友但请放心,这件事白某既然伸了手,就非管到底不可,你家眷既在他们手中,暂时仍以不露形迹为宜,你把面具戴上了。”
薄一刀依言戴上了面具。白玉霜缓缓走到假唐思娘身边,老实不客气朝她怀中摸去。
他从她鼓腾腾的双峰之间,一阵掏摸,把她怀里的东西,全取了出来,那是一个鼻烟壶大的小玉瓶,用一方手绢包着的一颗寒铁念珠,一块黑黑的圆形铁牌,一支眉笔,一小盒烟脂,和几两碎银子。那鼻烟壶大小的玉瓶,上面刻着五个蝇头细字“温氏清神丹”分明迷香的解药了!(江湖上有两大世家,一为四川唐门,以毒药暗器著名于世,一为南海温家的迷药,同样名满天下,这“温氏清神丹”正是南海温家的独门解药。)用手绢包着的一颗寒铁念珠,分明是骊龙避毒珠无疑。
因为她既是假扮了唐姑娘,卓玉祥拿出避毒珠,替她解毒之时(其实她并未中毒),自然会把真的换了下来。这块黑的圆形铁块,正面刻着一座高大的门楼,正中间二方扇形横额,有两个比蝇头还小的古篆,书着“龙门”二字。
反面也有四个字,却是正楷:“抗命者死!”
一清和尚看到这块圆形铁牌,口中忍不住哎了一声,说道:
“果然是他,要在下听命于它的,也是这块令牌!”
薄一刀惊异的道:
“你也是受这块令牌差遣?”言下似是大出意外!
白玉霜朝他微微一笑道:
“在下早就知道二位虽然各行其事,实则只是受命于同一个人。”
一清和尚奇道:“白少侠如何知道的?”
白玉霜笑了笑道:
“第一,二位所戴面具,制作的十分精巧,不论式样、形状,均是一般无二,显系出自一人之手。第二,薄朋友只是在唐姑娘身上下了使人昏睡的毒药,而人却由你劫持,双方并无相悖之处,这是你们背后主使的人,深知四川唐门,极非易与故而使的是双管齐下之计,万一某一个人失败了,还有一个人可以要挟对方,也由此看出此人对唐门‘七宝图’志在必得!”
一清和尚听得极为佩服,叹息一声道:
“白少侠事事如同亲眼目睹一般,真教在下佩服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