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义军领袖一致表示恭聆令主论。
方豪又说:“既然不再举行甚么每年一次的煤山大祭,则‘日月令主’一位,也无须再设,昭昭日月,各在心,良知良能,即为令主…”
一挥手,群雄尽散。
云素素:“你…你…不带我去?”
第一、从今后不再举行煤山大祭。
但如今方豪说了,却不单不使巍立在煤山夜以下的济济群豪觉得他贪生怕死不是英雄,反而加重了大家的信服,越发敬佩他是敢作敢为有承当的真正英雄好汉!
这是正理,这是名言,但从来无人敢说,因为畏难苟安,似乎不是英雄本!
方豪:“不忘先朝,心存汉室,重意识,不重形式,与其每年甘冒奇险,来此祭灵,不如各安其份,各尽其能,分散在群众之中,
输民族气节,培育复国力量,反能使先皇先烈,告
九泉,免得只要有一次不慎,被敌方一网打尽,则元气之伤,便几乎无法弥补!”
转间,煤山之下,空
的,只剩下了云振天、凌翠仙、焦大、云素素和方豪五人。
第二、从今后不设“日月令主”名位。
方豪叹了一气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合理的制度,必须推翻,贤明的领袖,则不分畛域,我若在芦沟决斗一役上,侥幸生还,则后半生的工作重
,将是在江湖廊庙之间,尽量
输这
新的革命认识!”
乖乖,这十个字儿中的“不排满”三字,不单打破传统,简直可以说反叛传统,听得一义军领袖,全都默无反响。
极简单、极隆重的祭礼一毕,方豪向各地义军首领,作了两极重大的宣布:
方豪一再重覆这“最后一任”之语,自然使云素素听在耳中,不是滋味,但辛酸滋味,才化泪,幢幢人影已到煤山。
’么?愿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鼎镬甘如饴,不能贼!成、败,尚在未可知之间,时辰到了,
泪,不要伤
,陪我去主祭先皇,看我担任最后一任的‘日月令主’吧!”
这两决定,都听来有
慑人,震骇得那些江湖义士、民族英杰,都鸦雀无声,静等他们最敬佩最服从的“日月合主”方豪,作
一步的解释。
方豪笑:“同文同
,四海一家,从小的区域划分,生活习惯略微有异上看来,固然可以分为‘满、汉、蒙、回、藏、苗’,但以炎黄世胄,统一源
而言,却均是中华民族!忽必烈、成吉思汗的丰功伟业,固使中国声威,远及异方,清帝
关主政,也照样颇有贤能之主,尤以汉族文化,博大
,其他少数民族,均渐渐在潜移默化之中,暗暗合并为一以汉为主的综合整
民族,故而我提
‘排贼不排满’的新颖
号,凡属民贼国贼,虽汉亦排,凡属德行良好、功业卓著,
国
民之士,虽满亦
,真能共昌汉化,举
贤能,则十年、百年之后,将无汉满蒙回藏苗之分,只见中华民族的灿烂光辉,天下大同,照耀世界!”
说至此,各地义军领袖们,立刻表示了意见,他们认为反清复明大业,不能没有统一指挥的人,故而群请方豪,勉为其难,煤山大祭可以改在各地,小规模的举行,但“日月令主”之职位,却
求方豪继续担任。
方豪叹气儿,虽然当
连方家所苦心训练的那七名手,也被方豪
遣回。
明明方豪说的是至理,但因他违背传统,甚至于反叛传统,以至虽在济济群豪的心上,激起了一阵敬佩
的波涛,却未能博得任何明显
的承诺。
云素素的心湖,怎能平静?
方豪一字一字,郑重的说:“排…贼…不…排…满,兴…汉…亦…兴…华…”
传统的力量,太大、太
刻了。
她望望未透曙的东方暗空,向方豪凄然说
:“你要去芦沟桥了?”
方豪笑了:“诸位一定要方某留任令主之位,方某也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我在这大家最后一次齐集煤山的机会中,要提两句似为打破传统的新
号,看看诸位有无反对意见?”
他调来这批英,主要是为了保护煤山大祭的赴会各路义军首领,不愿把他们投
自己与玉贝勒的私斗,而有任何损折之虞。
这又是至理!一般人所不敢的至理
方豪,缓缓说
:“我和小玉儿约好了的,这场‘芦沟洒血之战’,由旭日东升开始大概到日正当中,可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