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主洪昭良所说,江湖上要探听一个人的行踪并不困难,而烈火星君韦涓,在武林中并非藉藉无名之流。
三人走在镇街,佳蕙姑娘道:“姑丈,刚才饭店听那个酒鬼说来,胖和尚松云等昨晚已抵前面县城。”
天仇接口道:“我们回去临安,就要经过前面县城,是不是要绕道而过?”
韦涓听到两小前后此话,而沉甸甸的“精金钢母”还栓在自己腰带上,是以微微一点头,道:“我们拐上山麓小径,绕过前面县城。”
这并非烈火星君韦涓胆怯怕事,而是衡量得失是非才作这个决定,铁树峰山道上一战,若非洪昭良以“奇门天罡气功”隔山透劲的“无影劈空掌”相救,他已丧命在松云和尚铜钹暗器之下。
他自己生死可以撇开,可是在那种情况之下,显然亦波及芬嫂梅玉芳这两个孩子的性命。
眼前如果与松云和尚等狭路相逢,姑侄三人会遇到跟铁树峰山道发生的同样一幂。
不可能再有第二个“洪昭良”出现,而对方更已添增了一个助拳高手,是以韦涓必须带着胡家兄妹两人,避过此锋芒。
当然烈火星君韦涓还有一种想法,要对付康藏大雪山“雪山派”中“瀚海罗汉”松云等这些人,并非限在眼前此时此刻。
俟等驿站转驿把信函送到武当山太和宫嵩山少林寺,跟古侃和一空大师等取得连络,群雄会聚临安,那才是对付“雪山派”的时候。
韦涓带了胡家兄妹两人,不取捷径由前面县城而过,拐向旁边静僻小径,绕过县城取道往临安。
三人脚程匆匆,走来一条右是峥嵘山石,左是一脉丛林的峰麓山道上。
突然,右边山路错石中,起了一片读书之声,听来金声玉振,娓娓悦耳。
韦涓虽然精于武技,文事方面也有很好造诣,他站停脚步侧耳听去,那是孟子篇中“孟子见梁惠王”一节,心中不禁称奇起来。
山径小道:怎会有读书之声,这一带都是荒凉之地,根本没有住户人家。
他倏然想到另外一回事,难道是“雪山派”中人发现自己三人行踪,暗中相试挑迳,再来伺机下手?
韦涓想到这上面时,又认为不可能。
喇嘛番僧可能懂得中土佛经,极不可能琅琅诵出“孟子篇”来,同时其声扬抑有韵,听来清晰,那是出于一位书生之口。
哦!难道是另有武林高人,藏身隐处,以念书声来相试?
两小见姑丈纵目四顾,站停下来,两人也跟着站停下。
烈火星君韦涓不甘示弱,要揭开这阵书声之谜,凝神听去。
他听到这片念书声,起自山麓石崖之上,他一声不响,施展山西韦家绝技“八卦游身”身法轻功,只见人影闪晃,已拔到山崖。
韦涓低头回转看去,书声寂然,何尝有看到半点的人影!
韦涓不禁大吃一惊,自己刚才这套轻功身法,疾逾冷电,就算此人轻功高出自己之上,四野群岩秃秃,毫无藏身之处,凭自己目力,也断乎不会有看不见此人的道理!
难道此人竟擅于“隐身”之术?
胡家兄妹两人,也觉得这片念书之声来得有点古怪,虽然来人不像是“雪山派”那一路,但是此等行迹,也分明是有意耍弄,故意相逗相戏。
两小捺不住肚子里这股闷气,不约而同施展轻功,跳上崖来。
可是,眼前三个人六只眼睛,竟然看不到刚才念书人一丝一毫的影踪。
韦涓身形荡空激射,施展轻功,四处寻觅之际,那琅琅读书声,又起自十丈外一个山岗的后面,依然是“孟子见梁惠王”那篇。
韦涓不禁激起一份怒意,双足一点,拔身一窜十余丈,直向荒岗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