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人鸟之间,竟可相通,英琼更是乐不可支。自有神雕为伴,山居也不寂寞,那一日,正在后崖闲步,忽然闻得一阵幽香,从?后吹送过来,跟踪过去看时,原来?后一株老梅树,已经花开得十分茂盛。寒香扑鼻。英琼大是高兴,便在梅花树下,徘徊了一阵。
其时天色已渐黄昏,不能再携雕出游,便打算进洞去练功,刚刚走到洞口前面,忽见相隔有百十丈的悬崖之前,一个瘦小青衣人,在那冰雪纵横的山石上面,跳高纵远,步履如飞,直往?前走去。
李英琼心中不禁大奇,她所居的石洞,因为地形的关系,后隔深潭,前临数十丈的峭壁断涧,天生成的奇险屏障。人立在洞前,可以将十馀里的山景,一览无遗。
而从山崖上来,通到这石洞的这一条羊肠小径,又曲折,又崎岖。春夏秋三季,灌木丛生,蓬草没膝。一交冬令,又布满冰雪,无法行走。自从来此之后,从未见一人打此经过。
如今英琼见那青衣人毫不思索,往前飞走,好似轻车熟路一般,暗暗惊异,心想这条冰雪满布的山石小径,又滑又难走,一个不小心,便有粉身碎骨之虞。自己虽然学会轻身功夫,都不敢走这条道上下。这人竟有这样好的功夫,定是剑仙无疑。莫不是白眉师祖所说的仙缘巧合,就是由此人前来接引么了?
正在心中乱想,那青衣人转过一个?角,竟自不见。正感觉奇怪之间,又见离?前十馀丈高下,一个人影,纵了上来。那雕见有人上来,一个回旋,早已横翼凌空,只在英琼头上飞翔,并不下来,好似在空中保护一般。英琼见那上来的人,是一个年纪相仿的少女,穿着一身青,头上也用一块青布包头。身材和自已差不多高下,背上斜插着一枝长剑,面容秀美,英姿飒爽,心中已自有了几分好感。
那少女似也想不到崖上会有人在,陡地一呆,英琼也不知如何开口才好,只觉得那少女的眉宇之间,带有几分忧郁之意,心中更生怜惜,又走前几步。
那少女向英琼行了一礼,道:“我奉家师之命,来采梅花,作佛前供奉,不知道姐姐在此清修!”
英琼常听说,有道之士,真实年龄,绝看不出,往往看来只是少年,实际上道行极深,是以那少女现身之际,心中尽管有好感,却也不敢随意,而今听得那少女这样称呼自已,分明是和自已一样的少女,不由得大喜。
两人当下就交谈起来,一问之下,才知道那少女姓余,名英男,原是一个孤儿,身世极苦,因为受不住虐待,逃进山中来,蒙一位老尼收留,学了基本的气功,也一心向往练飞剑、修道,可是未有机遇。
两人越说越投机,成了好友,时有来往。英琼得英男时相来往,颇不寂寞。每日兴高采烈,舞刀弄剑。只苦于冰雪满山,不能到处去游玩而已。
这天早起,忽听得洞外雕鸣,急忙出洞,见那佛奴站在地上,朝着天上长鸣。
抬头看时,天空中也有一只大雕,与那神雕一般大小,正盘旋而下。仔细一看,这只雕也是金眼钢喙,长得与佛奴一般大,只是通体红白,肚皮下面和雕的嘴,却是黑的。神雕佛奴便迎上前去,交颈互作长鸣,神态十分亲密,宛如老友重逢的神气。
英琼一见大喜,便问那神雕道:“金眼师兄,这是你的好朋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