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把他当作正人君子,因为他在背后攻击人的时候,一定在外面说那人的好话。”
李益笑道:“这一手是太阴了,不过这种做法瞒不了人的,总有一天会被人发觉的。”
“那当然,可是无凭无据,有些人虽然知道吃了他的暗亏,但也不敢到圣驾面前去查问是否听了他的密告,因此只有吃暗亏了。”
“有关甥儿的事,王阁老又怎么知道?”
“圣驾准备要启用你的时候,王阁老也在旁边伴驾,闲谈之下,圣上提起你,说你的才华不错,未可久置闲散,要殷天官看看有那儿可以安插你一下,结果他就开口了,说你恃才傲物,对长上先进不知恭敬,经常出言诮讥。无论放在那一处,都难与上宪相容。那时入阁的几位与你都没什么交情,虽然没人附和他,也没人为你辩解,倒是圣上说了你两句好话,讲你才华是有的,也许锋芒过露,不知收敛,等历练一阵后,尚不失为国家栋才,他才没再开口了。后来大家稍稍得知你在平逆诛奸一案中的功劳,倒又没人敢用你了,谁都怕被你挤下去,因为你进了那一部,自然是在那一部上晋升。”
李益笑了一下道:“王阁老倒不怕。”
卢方笑道:“他不是不怕,而是他今年已八十高龄,最多再干个十年吧,不死也必须告老了,而十年之内,你爬不过他去的。”
李益道:“于老儿既是这么不结人缘,想必对大人与王阁老等人也不大投契吧!”
“是的,他那人跟谁都处不好,因为他连自己最好的朋友都能放暗箭,弄得谁都不敢亲近他,也不敢得罪他。”
“怎么没人想把他请走的?”
卢方笑了起来道:“谁能做到这一点?真能做到这一点,真是功德无量了,但是他帝眷颇隆,又是两朝老臣…”
“身为兵部尚书,却听任鱼朝恩持权凌主,这一点就是他最大的过失。”
卢方苦笑道:“这个题目可做不得文章,连圣上尚且受到挟持,又何况是臣属呢?京官的家人老小都在长安,鱼朝恩手绾虎符,掌领禁军,谁敢逆他之鳞,就难保一命了,圣上对这一点倒是颇为体恤,而且在这个题目上动起大狱来,恐怕满朝文武,加上许多公侯王爵,要去掉一大半,朝廷不会这么做的。”
李益笑道:“但是有别的方法叫他自己下台的!”
卢方不禁一震:“十郎,你有什么方法,这可千万造次不得,他那人器量狭小,搬不动他,惹他衔恨反击,那可就麻烦了。”
李益笑道:“甥儿要动他,就一定会叫他无颜立朝,而且这也是推辞王阁老盛意的一个办法,当然也是为甥儿自己进尚书省的一个机会…”
卢方道:“你先说说看。”
李益道:“办法很简单,就是在公开的酬酢上揭开他的伪君子面目,引起群起而攻,把他反覆无常的手段,公开出来,这样一来,纵使他自己不卷铺盖,至少在圣上面前说话也不起多大作用了。”
卢方道:“问题是你能做得到吗?”
李益笑道:“正面做自然不容易,但不妨侧面来一下子,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王阁老还记得那天有些什么人在旁吧?”
“当然记得,三省首司,各部尚书,中书省的左中书令韩阁老也在…”
卢闰英道:“怎么中书令也称阁老?要入阁才拜相。”
李益道:“三省首司,都是宰阁丞相,像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在武后时改为文昌左右相,门下省改鸾台,中书省改凤阁,因而有阁老之称,现时虽然恢复了三省旧名,但是只要是本朝的称呼都可以引用,而中书门下二省,在高宗时改右相左相,所以大唐特多丞相。”
卢闰英笑道:“爹现在是正四品侍郎,但却占了正三品的右内史令缺,等真除后也是丞相了。”
李益笑道:“不错!那时你就是相府千金了。”
卢闰英红着脸道:“你呢,难道不是相府女婿!既有个丞相伯父,又有个丞相岳父,难道还不光采?”
卢方笑道:“我倒不指望自己能拜相,位高招忌,而我又不善酬酢,倒是十郎胸罗庙堂之才,我只希望异日有个丞相女婿!”
李益道:“大人这个左内史令早已内定,真除就在不久,凤阁辅老就是指顾间事,甥儿要把于老儿去掉也是为大人打算,他那人心胸狭窄,早先位居大人之上,大人升到平位,已经引起他不快了,如果再高过他的头上去,是他无法忍受的事。”
卢方口中说得淡,内心极为热衷,李益的话打中他心事,忙道:“你说说看怎么个办法?”
李益笑道:“既然那天有很多人,想必他赖不掉,现在只要王阁老设法与会的人都请了来,在席中装作不认识甥儿,随便找个细故,跟甥儿顶了起来,把于老儿那天的话说出来就够了。”
“那也不见得能叫他怎么样啊?”
李益笑道:“于老儿平常行事谨慎,最多口角春风褒人两句,这次却犯了错,他也许是没想到甥儿日后会有那番遇合,为表示他的度量,写了一封亲笔信给甥儿,只如此这般…
就够他受的了。”
卢方大喜道:“妙,妙!那封信你还留着吗?”
李益道:“于老儿诗不见佳,一笔阁体字倒是苍劲有力,甥儿就留下来,只要看他信上的言词,证之所行,那等于是打他自己的嘴巴!”
卢方笑道:“行!你去把那封信找出来,明天我就把王阁老找到,后天就办,因为后天是王阁老夫人的寿辰,正好是个机会,明天我请王阁老来,再商量一下。”
李益道:“这不妥,甥儿不能跟王阁老多碰头,否则就是出之预谋了,好在甥儿是昨夜回京,今晨来拜望大人,那儿都没去,谁也不知道,大人可以跟王阁老等人明日早朝时约好私谈,别多提甥儿的事,以免让人知道他已经跟甥儿见过面。”
卢方道:“那倒不会,他们是到了我家才知道你来了,正因为王阁老要廷揽你,还特别瞩咐别人不要先说,因为风声先透,他就不便尽力了。”
李益笑道:“总是吵得像这一回事,因此王阁老再也没有延揽侄儿的理由了。”
卢方道:“纵有此心,也没这个胆子了,十郎,有人说你很厉害,那是你们李家的亲戚我还不太相信,现倒无法不信了,得罪了你的确是件很不舒服的事,因为谁都不知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报复。”
李益淡然地道:“侄儿为人一向如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惠我一分,我报以十分,人若倚仗权势,欺我凌我,虽贵为王侯,我也敢碰他一碰!”
卢闰英笑道:“这句话若出之他人之口,一定会被人目为狂妄,但是表哥却够资格这样说,因为已经有一家爵王被你扳倒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