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7/10)

卢闰英笑道:“既然姑丈也参与了,你迟早都会知道的,十郎的确有不便露面的必要,我一早就派车子把他接来。就是怕人家看见了他,而且爹要我跟十郎先做点事,所以没让我出去,否则我说什么也要跟姑母叩头去的,我们闹气归闹气,但长辈面前可不能失礼!”

刘平道:“可是早上我家那个老婆子回去一多嘴,家母又骂了我一顿,当了很多客人,叫我再来接你,如果你不去。我岂非罪大恶极,人家不知道我做了什么坏事了,表妹,你帮个忙行不行,那怕是去转一下就回来,也让我好有个交待。”

卢闰英十分为难,李益道:“闰英,那你就去一下吧。”

卢闰英想想道:“好!我去叩过头就回来,表哥,这可是为了你,而且也跟你说定了,到了那儿即使姑母要留我,你也得帮我搪塞,否则的话,我拔腿就走,弄得大家不愉快就没有意思了。”

刘平叹了口气道:“表妹,你这不是叫我为难吗?如果娘要留你,你坚持自己要走就是了,何必拖上我呢!”

卢闰英道:“因为我是为你而去的。”

刘平祗得苦笑道:“好吧!表妹,祗要你去转一转,让我在人前好交差,然后我就送你回来,你也别告辞了,明着说,娘是一定不肯的,因为那些客人都是来看你的。”

卢闰英一正神道:“这是怎么说呢?”

刘平苦笑道:“还能怎么说呢,表妹,你到长安没多久,却已是长安的名人了,谁不知道新拜卢中书的小姐国色天香,是人间罕有的美人,有些见过的也交口称赞,所以有些平时极少来往的人家,今天都来了,为的是要一睹风采,你要是不去,我可怎么做人呢?”

卢闰英愠然道:“表哥!我只不过是拜会了几家亲友,那里会有这么多人知道我,这一定是你在四处宣扬,拿我在现宝呢!我不去了。”

刘平神色有点怅然地道:“我承认在人前夸示过,那对你并无损害。我有一个像天仙似的表妹,在人前夸耀,在我是一种光荣,对你是出自真心的赞扬,正因为我平时极少对女儿家称赞,才引起很多人的好奇,争以一睹为快。表妹,在知道你与十郎定情后,我已经不存奢望了,但是这一份亲谊总是事实,我刘希厚自惭福薄,无缘永侍妆台,不过就是这一点希望,你又何必吝啬呢?”

看他那沉重与失望的神色,卢闰英又觉得心中颇为不忍,笑了一笑道:“表哥!缘份天定,那是无法强求的,不过我们还是好兄妹,不是吗?”

刘平感动地道:“是的!表妹,我会永远感激你的。上我家转一转,然后推说不太舒服,我立刻送你回来。这样大家都过得去了。”

卢闰英看看李益道:“十郎,我去了。”

李益心中忽然感到很不自然,他希望有一个人人都夸耀的妻子,但是听见另一个男人当面表示爱慕他的妻子,就不是滋味了。然而刘平的态度是那样真挚,而且当他的面表示以显露其心中无私,自己就不能表现得太小器了,因以笑笑:“应该去的,希厚兄未来之前,我不是就在劝你去吗,姑表至亲,礼不可失!”

卢闰英道:“我原准备今天再好好向你学琴的,屋子整理好了,香也焚上了,你可以在那儿先歇着,让雅萍侍候你,要什么尽管吩咐她好了,不待香尽,我一定回来。”

说完她跟刘平走了m雅萍上前道:“李少爷,婢子引您上小姐的屋子里去歇着。”

李益很不是滋味,淡淡地道:“不!小姐不在,到她屋子里去不太方便。”

雅萍笑道:“您还拘泥这个,夫人已经说了!”

李益仍是漠然地道:“夫人说归夫人说,但我自己应该有行事的分寸。”

雅萍见他神色不对,不敢多说了,顿了一顿才道:“那李少爷准备在那儿安歇?婢子侍候…”

李益道:“不!我中午约好一个朋友在太白居见面的,因为卢安匆匆用车子把我接来,我以为有要紧事,所以先来了,现在正好赴约去。”

雅萍道:“那…您什么时候回来?”

李益淡淡地说:“不知道。”

雅萍急急道:“小姐回来看不到您…”

李益笑了一笑道:“我自己也很忙,不能专等着侍候你们家小姐!长安市上太白居只有一家,假如你家老爷有急事可以上那儿找我去。”

说完他甩甩袖子也走了,雅萍想想情形不对,连忙找了个家人,吩咐他赶快上刘家去。

悄悄告知卢闰英。

太白居是一间酒楼,天宝之盛,名士李白好酒,经常买醉此楼,玄宗夜梦游月宫,闻得霓裳羽衣曲,醒来急记此谱制乐,并依梦中情景编制成舞,与贵妃杨氏激赏之余,思谱新章,急命学士李白入宫。

结果就在这家酒楼上找到了沉醉的李白,扶上轿子抬进宫去,李白到了宫中仍是沉醉不醒,帝命置褥殿上,让他继续睡下去,并且脱下自己的外袍盖在他身上避寒。

等李白酒醒,贵妃亲自捧盂为他洗面,李白趁醉兴赋清平调三章,词境夫丽,传为绝唱。

那是一个诗人得到的最高荣誉,也是李白最巅峰的时代,只可惜恃才傲物,不屑周旋小人。

寺人高力士借机进谗说李白词中“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隐讥贵妃。

汉宫飞燕以轻盈可为掌舞而见着,杨贵妃却是个胖美人,用以对比,颇然是说杨妃不够窕窈。

这还好。飞燕为争宠,引进妹妹合德以媚帝心,而杨氏一家三姐妹,都跟皇帝不乾不净话传到皇帝耳中。多少有点不高与,李学士就此失欢于当今,潦倒以终。

那些故事已过去了,李白,明皇,杨贵妃也都死了,可是那所酒楼却以李白而闻名,易名为太白居,成了文人雅士聚宴之所。

李益是中午去的,客人不多,但他是名士,而且是常客,店主人认识他的。更因为他新放优缺,对他十分殷勤,酒楼是长安消息最灵通的地方,而且看他们侍奉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荣辱盛衰。

在殷勤的接待下,李益稍稍吐了胸中的闷气,要了一间雅座静室,还召了两名歌姬,弹唱自饮,放出一副行乐之状,心中却在等待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