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你们不以陌生人视我,我就很高兴了!”张太后连忙说道:“这怎么会呢?过得几天,等皇上有空,妇人当请皇上来此,向姑婆请安!”然后众人又再话家常一番,张太后这才带着众人离去!
回去的路上,张太后特别叫朱月仙和她同车!张太后说道:“月仙,今日之事,多亏了有在,否则连我都不知道该当如何是好?我知道很担心爹的事,我在这里给个保证,假若将来皇上有意对赵王不利,我也会尽全力阻止!”朱月仙闻言,立刻拜谢张太后的好意!
天地四灵回到布衣校书府后,将今日之事,转述给南宫少秋听!南宫少秋听到太后居然下跪,也不禁叹道:“别人常把张太后比做北宋时期的宣仁太后,由今日之事看来,张太后比宣仁太后更了不起!”
隔天,中军都督梅顺昌果然奉了宣宗之命,领军进驻淮安!但宣宗对梅家并不全然放心,又派了指挥使黄谦,以及平江伯陈,赶到梅顺昌军中参赞机务!
汉王见到枚青已经好几天没有消息传来,心中猜想他一定出事了,而且很有可能是张辅送出去的,心中不由暗骂张辅这个老顽固!若不是兵器尚未打造完成,开战之后,总不能让自己手下空手对敌,否则,汉王真想立刻发动!
这天,汉王手下截到一封由南京送往北京的密函,汉王打开一看,竟然是南京兵部尚书张本,向宣宗报告说:南京已经召集江南各卫兵力,共有十万之众,只等朝廷号令,随时可以北征!汉王自然将此函留下不发,并且派了数起人手分途往南京探查!众探子到了南京,远远就看到南京城楼上头旌旗蔽空,城外更是营帐四起、炊烟处处,营帐之间,人来人往,显得繁忙非常!
众人不约而同回报道:“从营帐的数目看来,南京的兵力恐怕不只十万!”经由淮安回来的探子,又再说道:“启奏王爷!卑职在淮安看见大批人马!中军大营所立的,乃是梅都督的旗帜!”汉王听了这些报告,心中更是惊疑不定,连忙找来王斌和计全等人商议!
王斌和计全都认为,南京既然有备,那往北之路必然也有大军等候!于是汉王又命人北上探查!北上之人才刚走过省境,就看到一标大军迎面而来!看旗帜,却是张升张都督!于是赶忙回报汉王!除此之外,济南一地,倒是风平狼静,毫无情况发生!得到这些情报,汉王又不想在开战初期就死伤惨重,于是听了计全和王斌等人的建议,决定先取济南!
这几天,汉王正在积极准备进攻济南之事,却听见下人来报,说道:“中官侯泰,求见王爷!”这侯泰生性贪生怕死,但却接下这桩要命的差使,心中不知该当如何是好?
幸好宣宗虽下严命,但却不曾设下时限,于是侯泰在路上每天就只走两个时辰,就算上路,也走得像老牛拖车一般!
所以侯泰虽然和众人同一天出发,却足足晚了二十天,才走到乐安!侯泰没想到,他歪打正着,反而让南宫少秋的布置,可以在他到达之前完成!
汉王见了侯泰,心想这一定是为了枚青之事!于是汉王在王府门口,陈列重兵,自己也一身盔甲,接见侯泰!侯泰走到王府门口,看见那些盔甲鲜明的战士,早已吓得双脚发软!才不过几级的门阶,侯泰一步一抖,居然走了好久!侯泰进去之后,见了汉王,立刻跪下说道:“奴才参见王爷千岁,千千岁!”汉王冷冷地说道:“起来吧!”
接着汉王命人赐座之后,说道:“一路辛苦了,先喝口茶水再说!今日来此,不知皇上有何言语,要交代本王?”侯泰说道:“皇上因为王爷驻守在外,十分辛苦,这一回,皇上特命奴才前来慰问王爷的辛劳!”汉王说道:“为国做事,就算辛苦一点也值得!其他还有没有事呢?”
侯泰战战兢兢地说道:“前几日大理寺抓到一名人犯,姓枚名青!此人诬攀王爷造反,皇上命奴才来此询问王爷!”汉王知道枚青必然死无对证,遂假装大怒,用力一拍桌子,怒道:“这一定是朝中那一班奸臣所为!这些奸臣,为了打倒本王,可说无所不用其极!你老实告诉本王,这件事皇上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