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章渡kou拒婚(7/7)

人愤慨,未免欺人太甚嘛!两人便敢到峨嵋山索人讨野火,峨嵋门人怎受得了?

司马英踏入叙州府城,便发觉有盯梢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不友好的敌视目光,他知道,他俩已到了满是荆棘狼而无朋友的恶劣环境中了。

这一天,是进入四川以来最晴朗的一天,凉秋的太阳暖洋洋地,晴空万里无云,黄叶在凛凛秋风中飞舞,官道上旅人行色匆匆。

一早,他们离开了键为,这座在江边没有城墙的县城,面临平原却人烟不多。两人知道风声日紧,早已结扎停当,兵刃暗器齐全,外面罩了长青衫,小包裹挂在肩上,随时准备丢弃。

远远地,三岔江口在望。那是四望溪口,流入大江。只有一条木桥可通行旅,溪宽约有十二三丈左右。桥没有扶拦,且阔有两丈,倒还坚实,可通车马。左面不远,岷江滚滚而下。

两人踏上了溪口桥,前后看不到半个人影。

司马英踏上桥头,挽住萱姑娘的纤手,笑道:“每一次过渡走桥,我都恐怕你望水心惊,呵呵!你已在一只可靠的手中,引领你走向平安的彼岸。”

萱姑娘明媚地微笑,挽紧他说:“油嘴!我可不是旱鸭哩!哦!倒是你的手,确是可靠,不然,我怎会…怎会…”她的粉颊红云上升,笑着住口。

司马英突然低头附耳笑道:“萱妹,我替你接下去。不然,怎会委身于…”

“不听!不听!坏!”她笑叱,装腔作势地掩上耳朵,并推了他一把。

萱姑娘是男装,两个大男人调情,不像话。

一袭青衫,掩住她曲线玲珑的身材,却掩不住她胸前的尴尬,大概她不用硬的胸围子,没带半丝儿头巾味,像人妖。

司马英看了她那俏甜的秀脸,嚼起的小嘴宜喜宜嗔,只觉心中一荡,刚伸手挽起她的小腰儿,突然放手抬头,虎目中神光似电。

萱姑娘脸上的笑容也倏然退去,神情一冷。

“果然来了!”司马英冷冷地说。

桥对面,一字排开五名披大红袈裟的中年和尚,和六名劲装中年大汉。六名中年人中,丁绛珠的父亲丁良朋赫然在焉。十一个人,是从桥侧草丛中掠出来的。

“桥上碍手碍脚,退!”萱姑娘急急地说。

“晚了,进退两难。”司马英答。

萱姑娘扭头看,点头同意。后面桥头,三名老和尚和十二名穿青色劲装的大汉,已经堵住了退路。

司马英向前走,低声说:“他们堵不住我们,必要时从右方跃上溪岸。”

“杀!”萱姑娘恨声说。

“不!请不必伤他们。”

“为什么?”

“我已答应了丁姑娘,不伤峨嵋弟子。”

“我可…”

“不!你我不可分,请不要令我为难。”

萱姑娘早已知道他与丁绛珠之间的故事,吸口气说:“如果不伤人,唉!突围实非易事。”

“我们尽可能制他们的兵刃,非必要不令他们见血。”

“好吧!我依你。”

距桥头还有五六丈,中间的中年和尚已点着方便铲迎到,单掌打问讯,说:“阿弥陀佛!施主请了。”

司马英止步行礼,说:“司马英来得鲁莽,大师海涵。请问大师父上下如何称呼,有何措教?”

“贫僧普真,特前来迎接施主大驾。”指了指萱姑娘,又问:“这位施主贵姓大…”

“在下何萱。”萱姑娘冷冷地接口。

“大师是引领在下到贵山归云阁的么?”司马英问。

“正是。”

“有劳大师。”

普真谈谈一笑,说:“贫僧奉命下山促驾…”

“不敢当,大师远出三百里接引,在下深感惶恐。”司马英语中带刺。抢着答。

普真没听出话中有刺,往下说:“施主乃敝派贵宾,不远千里而来,理该远迎以表敝派诚意。”

双方客客气气,但和尚并无让路请行的意思,而桥两端的人一个个怒目而视,像一群面临猎物的猛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