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说出,老者也只顾讲说孽龙的种种,未曾思索追问。
此刻但闻双剑乾坤燕公来这一发问,好友阮一介血肉模糊的惨状,不觉即刻涌现心头。
石扬义泪眼扑簌簌地说:“东海神鳔阮一介,不知长者可曾听过?”
“双剑乾坤”燕公来心中一怔说道:“敢情那行侠仗义,搜孤救寡的一代英豪阮一介,竟然丧生在这九爪孽龙的爪下?”
石扬义悲泣点了点头,未曾回答。
燕公来遂安慰了后生石扬义几句话,命他把几个人受毒的尸体火化掩埋起来。
石扬义遵照双剑乾坤的吩咐,一一做去,然后方才带着黯然地伤感,提着神锤,跟随老人挥泪离开这片睹之令人断肠的石洞。
双剑乾坤牵着石扬义的一只手,审视了半天,方才说道:“后生刻下准备何处航去?”
老者这句话直把少年石扬义问得无以对答,只见那东海浩翰,一片无垠,莽莽苍苍,行脚何处,真还颇费思索,船友大半被害,再回“玉蟾号”不免睹物恩情,黯然神伤。
再思量,刚才见这老者一身绝代武艺,而自己只知莽闯江湖,并未经过名师指引,忖道:“何不就拜这老者为师,跟随灵山学艺,来日重现江湖呢?”
可是石扬义的嘴巴笨拙得不听指挥,他只说道:“还望前辈指引是盼!”
老者哈哈一笑,心道:“这后生倒也憨诚得可爱!我指引你,指引些什么?何不就说:‘厚望长者见容,收为门下。’不就得了吗?”
石扬义见他笑,只是转不过弯儿,怎么也说不出心中的一番意思。
只听“双剑乾坤”燕公来说道:“后生,你得了这宝物,可曾晓得它的用法?”
石扬义这才猛地停住脚步,双膝一跪说:“弟子这儿拜见师父,请师父海涵收留,灵山学艺。”
老者又是哈哈一声朗笑,这得意的笑声里,却不自知的渗蕴了内家的真气,是以这笑声在空旷的沙滩上,竟然震撼四野,山谷海波为之应鸣,心道:“这还乖巧!”
于是面容整肃地弯腰扶起后生道:“义儿不必多礼,这就跟随为师的前经往泰山学艺去罢!”
师徒二人随即双双登舟,舟儿解缆放航,向着水天一色的东海北航而去。
那宝物利器,经双剑乾坤燕公来在残篇断笺之里,考据出了前面所说的一断来历,惟名称如何,不得而知,燕公来遂依花鸟山孽龙为据,称之为“孽龙锤”
且说石剑鸣之父,石扬义跟随“双剑乾坤”燕公来,自长江口外花鸟山,乘舟破狼北渡之后,巧遇南来季风,船行似箭,不多几日便在齐鲁境地,舍舟登陆,直奔泰山,开始为期五年的苦练。
五年之中,石扬义在泰山古利之内,摒绝尘世烦扰,日日钻研。
起先“双剑乾坤”燕公来只教石扬义静坐吐纳,有时讲解些江湖轶事,增其见闻,直至二年以后,石扬义方才领悟,这静坐吐纳的功夫,就是修养内家真气的第一个步骤,必须清心寡欲,日日静坐。
二年后石扬义自感身轻如燕,丈许悬崖即可一跃而过,方才开始学习这独特兵器孽龙锤的十大招式。
五年期满之后,这“孽龙锤”的十大招式,已经挥使得蒂透烂熟,足可扬尘飞灰,呼云唤雨。
石扬义五年习艺期满之日,燕公来已然更形老迈,只听见他在那古刹的侧房之中,以苍老浑浊的声音叫道:“义儿!义儿呀!过来,师父有话告诉你。”
石扬义急忙跑至老人面前,躬身一礼之后,说道:“师父有何吩咐,弟子这儿恭聆师命。”
燕公来说道:“古训说得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无后’二字虽然并非仅指‘儿孙后代’而言,可是‘传宗接代’也是人生大事。
你此番下山,第一件事应该做的,便是束装返回故里,娶妻养子,先过些庄稼日子,然后方可以海阔天空,放辔中原,创造你轰轰烈烈地事业。”
老人说到这里不觉猛自叹了一口长气,继续说道:“为师年已老迈,自领你到泰山之后,已告别江湖,不问世事,今后,为师就在这灵山之中,渡我余生了。”
石扬义与“双剑乾坤”燕公来,五年朝夕相处,身受传赐,此番下山,生离死别固然言之过重,惟何日相见,必然迢遥无期,况尔世道人心,波谲云危,江湖之中难保不遇风险。
老人年近垂暮,飘然一身,设有三长二短,谁来端汤侍药。榻前照应,故石扬义思及此处,不禁伤心落泪,飘洒尘埃。
老人见石扬义悲伤落泪,也不觉感到一阵鼻酸,可是老人修身有素,见这场面,尚能从容处理。
当下牵着身躯高大的石扬义,跨出泰山古刹,互道“珍重!”催他上道。
石扬义下山之后,果然谨遵师仑,回到彭城故乡,娶了一门清白人家的妻子,在三年田园生活之中,勤耕课读,细心揣摩“双剑乾坤”的传授,功力更为大进。
三年里,妻子钱氏生了一男一女,这长男便是后日天目山中学艺的石剑鸣,这次女石菱后日也得高人传授,在武林之中成为一代女剑侠,此皆后话暂且不提。
三年之后石扬义重回“玉蟾号”遍闯勃、黄、东、南四海,往来保护客商,却也争了一份名气,人称:“四海神龙”自然这名号与他那柄“孽龙锤”定也有些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