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中的六合县府。
玄云三人心绪不佳胡乱用了些酒饭,也就各自歇息了!
六合至西梁山总二百余里,平常人行路大约需三四日时光,玄云三人轻功俱佳,若能早行,一天左右也即可到达,是以次日绝早,三人便喊醒店小二,付了房钱饭钱即刻整装就道。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三人沿着由六合通往安徽和县的官塘大道,薄暮时分,即已入得西梁山境界,仰首望去,但见层峦叠峰之间,一峰插云突出,峰顶云霞弥漫,倍增无限神秘之感。
西梁山位居长江北岸,与长江南岸之东梁山,俱皆临江而立,形势异常峻伟,上是插天高峰,下系滚滚长江,停舟江心,人在其间,顿觉人生渺小如蚁,而感佩宇宙造物者的巨大魄力。
且说三人进得山境,道路渐陡,天色亦渐晚,入山只顾赶路连些口粮都未曾携带,正自饥肠辊号,无可奈何之时,忽然前面不远,灯光闪烁,不觉心下二号,三人如飞直奔而去。走得且近,见是一座破旧庙宇,寺门已关,只有那门侧耳房之中一灯如豆,泄出昏黄光亮。
三人遂即上前连扣庙门,不多一时,两扇大门,呀的一声开了,里面出来了一个年约十七八岁的少年比丘,见三人行装不觉面露惊疑之色。
石剑鸣赶忙双拳一抱行礼说道:“吾等三人赶路匆忙,未曾携带干粮,意欲前来贵寺打扰,事后定当厚报。”
那年青小和尚倒也颇知礼数,连忙把三人让进门里,匆忙说道:“三位施主请稍待,容我去通知知客僧人,前来来迎接。”说罢一溜烟的去了。
不多一时,只见一个和颜悦色的壮年比丘笑脸迎来,即请客间落座,一面又忙着吩咐小沙弥端茶备斋,玄云仙尼不住道谢。
小沙弥不多一时端来一桌素斋,俱属竹笋山蔬豆干之类,三人饥不择食,也就不客气地用起餐来。
三人只顾用餐之际,客间门外却已进来了一个身高七尺有余,肥胖大腹的壮老和尚,身披金黄袈裟,步履雄健走进门来。
三人忙起施礼,那肥胖和尚浓眉惊眼鹰鼻,一脸粗像,口里却含笑说道:“不知三位夜入荒山,有何贵干?”
这一问几乎把三个人间住了,原来三人只顾赶路,连自己的行藏的门面话也未曾预为准备,多亏玄云较能持重说道:
“贫尼在山中有一师妹,隐居此间后山,多年不见,意欲前来把晤,日间只顾赶路,忘记身边携带干粮,是以前来打扰。”
胖和尚半信半疑说道:“不知法驾所要拜访之人,宝庵是何名号?”
玄云被他问得一怔,但随即随口说道:“我等分别多年,只知她在西梁后山,却未曾记忆她的庵名。”
胖和尚遂也不再问下去,只顾看着三人用餐,玄云此时忽然记起“铁蜈蚣”虽说在西梁山,这西梁山广亘绵延,我等何处寻找,何不就此一问?遂即和声问道:
“闻得江湖传言,说这西梁山有一武林俊彦,此人名唤‘铁蜈蚣’江东流,不知他驻足哪一座峰头之上,大和尚可否见赐一二?”
胖和尚的眼珠子转了一转,眼内骤然暴露精光,但随即又平和下来说道:
“鼎鼎大名的铁蜈蚣江氏,自然谁都应该晓得,他就住在那插天高峰之顶,悬岩峭壁,沟涧阻隔,云雾掩径,可只是谁也未曾到过他那神仙一般的世界。”
言下之意,大有:“那等去处,你们三个人也能去得了吗?”
玄云笑了笑,不以为然的道:“多谢大和尚指引。”又忙着去用那素斋。
三人刚刚用完素斋,邵谷人正准备拿些碎银子表示以香油钱的名义送给那知客和尚时,一旁坐着的胖和尚却说道:“少年人不必多此一举,一餐素斋算得了什么,全都奉赠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