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侯朝宗一般的作用。
二、九
这系列故事的背景是明代最后的一百几十年。详细的年份不可考了,我也没有费神去查考每段故事有没有时代矛盾之处,相信是有的。不过,明末以至清人的诗词文章,我没有在书中引用过除了一次,在《魔神复辟》,赵四公子用一首诗考较贺兰客奴(当时赵不知道贺兰客奴是如雾假扮的西贝货),那首诗,是钱钟书的新作,四百年前的明朝当然没有人可以猜得出来。
结果作法自毙,因为剪贴出错,将钱钟书的另一首七律也剪了进去,变成了非驴非马的十二句,徒惹识者所笑。
两首诗的真面目如下:
绝世人从绝域还,妙手丹青肯长闲。江南劫尽无堪画,一片伤心写胜山。
白骨堆山满白城,败亡鬼哭亦吞声。熟知重死胜轻死,纵卜他生借此生。身即化友尚斋恨,天为积气本无情。艾芝玉石归同尽,哀望江南赋不成。
这两首诗都是钱钟书写文革的。他当然配得上自称“绝世人”“江南劫尽无堪画,一片伤心写胜山”感人之极,怪不得他要自况“妙手丹青肯长闲”了。
三、现实
三、一
古龙和倪匡大情大性,温瑞安自己就是一个武侠,他们都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派,天生是武侠作家。假如他们要打工“为五斗米而折腰”肯定活得不开心。
金庸不同。他理智,他洞察世情,他是个商人。商人锱铢必计,日日要做妥协,天天要管理下属。所以金庸笔下的人物性格,也比较理智、比较合符现实人性。
写武侠小说和写鬼故事一样,首先要订立游戏规则:书中人物武功可以去到多强?是还珠楼主的飞仙剑侠、是金庸梁羽生的新派武侠、还是我是山人的方世玉洪熙官技击武打?
涉及魔界,游戏规则就更复杂了:魔界妖人自然要有魔法,魔法的威力却又不能大大凌驾于武功之上,否则魔界早就统治了整个武林,小说再写不下去了。
游戏规则无论怎样订订立都可以,总之要能自圆其说,不能犯驳。
三、二
武侠人物究竟是怎样赚钱的呢?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笑柄。
我尝试解答这问题,在我的作品。
玉皇朝是黑社会,向商铺收保甲金,各门各派年年上缴年费,富户地主例如山西马家(马文才的家族)自然也少不免要捐上大笔的“政治奉献”道理跟宋美龄的爸爸宋嘉树资助孙中山搞革命是一般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