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保留在泥土里,这种混入尸毒的泥土当然隐藏危机,无论什么尸体,葬在这种泥土里,日久被尸毒侵染,便会发生变化。
没有人知道这种尸变的原因,只知道尸体葬在这块土地上会变,也因而称这块土地为“养尸地”
当然也没有人知道那具金尸因为有“金缕玉甲”保护,不受影响,既没有消蚀,而且生机延续千年,只等机会出土。
时移世易,养尸地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附近的居民都知道尸体不能够葬在泥土里,改而葬在山壁上,他们在山壁上凿洞,再以木架将棺材吊上去,插葬在山壁上。
经年累月,这种插放棺材的技巧越来越进步,有些棺材插放的位置简直匪夷所思。
所有的棺材都有一截露出在峭壁外,所以这些插满棺材的悬崖峭壁远远望见,无疑是一种奇景,近看更就是气势万千。
这当然是指日间,到了夜间,甚至傍晚时分,难免令人有一种阴森恐怖的感觉,到底并不是每一具棺材都是完整的。
风吹雨打,再加上种种其他的原因影响,部份已有相当日子的棺材已经破烂不堪,露出了里头的枯骨腐尸来,也有些棺木脱落,枯骨半吊在空中,这种情景令人看来又怎会不毛骨悚然。
阿历山大.曹看到的是雄伟的感觉,他来到这块养尸地的时候是日间。
他本来姓曹,叫什么他没有忘记,但从来不在别人面前提起,万不得已时才提。
追随他的人也都是称呼他阿历山大,或者曹先生,他留学外洋回来,总觉得外国一切都是美好的,连名字也不例外。
他喜欢阿历山大这个洋各,也以有这个洋名为荣,当然,完全不在乎别人怎样说他,尤其是中国人。
在他的心目中,他是比其他中国人优胜很多的。
那个时候去外洋留学的人并不多,回来的人大都有一份优越感。
何况这位阿历山大.曹现在又是一个高官。
年轻,留学外洋,还是高官,就是这些加起来已足以令他自豪的了。
好像他这种由外洋回来,家底丰厚,得到高官厚禄的人也实在少有。
那些所谓厚禄在他眼中当然算不了什么,以他的家底,权比利重要得多了。
县知事虽然是一个小官,但开始便已是县知事,前途实在未可限量。
随同上任的有他的副官老杜,中年人,眼睛有些问题,也就是俗语所谓“斗鸡”人有些傻气,拍马屁的本事还是有的,所以阿历山大挑选他做跟班。
此外还有一位苏姗小姐,名誉上是阿历山大的秘书,事实是阿历山大顶头上司的女儿。
苏珊并未留学外洋,却在本土受过西洋教育,所以思想也比较洋化,否则也不会弄出女秘书这个名堂,离乡别井,追随阿历山大.曹跑到这个地方来。
这位苏姗小姐芳龄未到二十,本性善良,但因为出身名门大户,难免有些小姐任性脾气,但幸好受过西洋教育,讲求自由平等,要发小姐脾气的时候多少有些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