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伶打了个寒战,道:
“你看清楚他的面貌没有?”
“面貌虽没看清,那身材却像极了,八成是他!”
“你说他就是…?”
“就是在地道偷袭我一掌的家伙。”
“什么?”罗英猛地一跳:“你没有认错?”
燕玉芝冷笑道:“那时他面罩黑中,又在地道暗影里,自然认不确实,但后来见他站在洞口,手举水瓶,是意地冷笑,那一身灰色大袍和头上斑发,却一点也不错。”
罗英听到这里,怒哼一声,身形疾转,如飞向山上急追而去。
燕玉芝紧随在后,两人展开身法,宛如两道轻烟,片刻间,掠过解剑池,风驰电奔般追到三清观前。
但一到观前,他们却不禁怔怔地停了下来,敢情这时观门已闭,既未见那斑发老人,也未听到三清观中有任何动静。
罗英便欲上前打门,却被燕玉芝拦住道:“那家伙来得蹊跷,失踪得也奇妙,咱们先别打草惊蛇,且在附近搜一搜看。”
罗英顿足道:“不必搜了,他到武当山来,八成是为了那部无字真经…”
燕玉芝点点头道:“不错,他虽然是为了无字真经而来,但此时大尚未晚,我猜他必不会立刻有什么举动。咱们要是叫嚷起来,被他脱身走了,武当派的杂毛们一定反怪我们大惊小怪,最好先忍耐一下,暗中出手,才能使他们信服。”
罗英听得有理,只得忍住心急,两人循着三清观围墙,掩藏身形,缓缓搜寻过去。
他们一路屏息蹑足而行,彼此相隔数丈,遥遥呼应,搜了一段路,天色已黑尽了,却一直没有发现那斑发老人隐身之处。
渐渐夜色深沉,三清观中灯火多己熄灭,夜风拂过林梢,发出一声声萧索而恐怖的音响,乍看起来,整个三清观正安祥地沉浸在夜色里。
突然,观后院墙上,悄悄掠起一道人影。
罗英和燕玉芝正搜到后观一片竹林边,连忙闪身隐在暗处,偷眼望去,却见那人影只在墙头上微微一顿,接着双袖一展,腾身凌空拔起,飘落在墙外草地上。
罗英借着暗淡星光,凝目注视,心里却不觉暗暗称奇,原来那个并不是他们要找的斑发老人,却是个身著羽衣的高舍道士,而且轻功并不很高强。
那道人在草地上略一停身,二次施展“一鹤冲天”之势,几个起落,便进了树林。
罗英向燕玉芝打个手势,也蹑足欺身跟着撞进林子,行不数丈,猛见竹林中有一块三丈方圆空地,那斑发老人用一幅黑中蒙住头面,伟然盘膝坐在地上,在他面前一丈处,站着那羽衣道人。
他们虽然一坐-立,但很明显是约好在竹林里碰头,而且,正低声议论着什么。
这时夜风正强,竹林中沙沙之声,此起彼伏,暗影摇曳,话声难辨,罗英壮着胆,一步一步,缓缓向空场迫近,居然并未被察觉。
距离渐渐近了,话声也隐约可闻,只听那道人喘息着道:“…并非贫道不肯如约,此事风声已泄,日间他们曾经查过一次,要是露出破绽,后果便不堪设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