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披上外衣,将墙上的宝剑取了下来,哗啦抽出剑鞘,眯眼望了望寒光四射的剑锋,归剑入鞘,挂在腰间。又站在那里犹豫了片刻,这才叫过三四位左右心腹属将,低声嘱咐了一番什么,这才荷剑着履,率左右武卫匆匆打马入宫。
下马后,他一路左巡右视地来到内廷,最后径直行至延寿殿。
此时,见贺兰祥,于谨于翼父子,还有达奚武,尉迟纲尉迟敬父子、兄弟、子侄多人,以及宇文宗室的诸位堂兄弟,拢共四五十个人早已先他到来,见他们伫立在殿外等候他时,这才略略放下心来。
他心下已经揣知:明帝恐怕不行了!
一面想,一面召呼众人一起大步跨到殿内。
看到明帝时,宇文护心下一惊,他发现,病床上的明帝,人虽瘦多了,却依旧显得很有精神。
这实在令他感到意外!
闻知明帝“生病”后,宇文护倒也天天过来问医问药的,心下总是疑惑,怎么一天天地看着,也不像是天命不久的人呢?
明帝见太师宇文护来到,忙命人扶他坐起,一面令他和于翼二人走到近前来,一面勉强微笑着,先是巡视了朝廷三公和文武诸臣一番,又望了诸位宗室诸兄弟,尔后,神情镇定,笑容满面的缓缓说道:“哦!诸公都来了!朕很高兴。朕觉得这两天倒好一些了。有几句话,想当诸公的面嘱托一番。朕感念诸公数十年来辅翼太祖,成我周室。自朕篡承大业以来,四年有余,凭赖诸公辅佐,朕虽未建有大功,倒也算上未负太祖,下未负诸公。今不幸罹患病苦,只恐天命难久。然,人生天地之间,禀承五常之气,天地有穷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长在?朕不憾生,也不惧死,唯憾大周黎庶未丰,九州未一,留遗此恨,死难瞑目。”
明帝说到此处,朝中诸臣虽不敢哽咽出声,却也各个垂泪聆诏。
此时,明帝两个年幼的弟弟宇文通和宇文逌两人,还有明帝的儿子贤儿等兄弟三人,已禁不住低声抽咽起来。
明帝望了望近前的宇文护和于翼两人道:“诸公,今大位虚旷,社稷无主,朕儿年幼,未堪当国…”
说到此处,明帝命四弟宇文邕走到近前来,环顾了群臣一番后,指着宇文邕,突然提高了声音“朕之四弟鲁公邕,为人宽仁大度、海内共闻,朕今传大位于鲁公,相信鲁公必能克己励精,弘我周室!人贵有始终,诸公追随太祖二十年,辅佐朕数年,可谓有始;若能克念世道艰难,继续辅佐吾鲁公邕而主天下者,可谓有终矣。哀死事生,人臣大节,万望诸公谨记此言,令万代称叹,青史垂名!朕冀望常山公、仁兄于翼,晋国公、仁兄宇文护,并诸位公卿大臣,勿忘太祖遗志和朕之嘱托,协和同心,勉力相助,辅佐嗣主宇文邕,不负太祖在天之灵,朕虽死九泉,永无憾悔也。”
原来,明帝今天竟是当众口传遗诏,扶立他老四宇文邕为国之储君。
此事大大出乎他的意外!
直到此时,宇文护方才发觉:以往,自己实在是太低估这个宇文毓了!再没有料到,宇文毓竟然趁着清醒之际,突然召集文武朝臣,当众嘱托了身后之后,并口传遗诏传大位于老四宇文邕了!
毕竟名义是他是大周皇帝,他是有这个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