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适时调度遏制的。
他当然明白,无论杨坚有无“王天下之相”只要他的女儿被选为太子妃,他也必得抑制杨坚个人的权势,最终,使外戚、大臣、诸王之间的势力呈三足鼎立之势,形成相互牵制和抗衡。
如此,在议立太子妃一事上,因王轨竟与宇文护旧臣齐王串通一气,执意阻挠,反倒坚定了武帝要择杨坚之女为太子妃的主意。
这些年里,伽罗一人留守随国府,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子弟婚嫁,人情往来,诸多应酬,虽说千头万绪,倒也从未让杨坚牵挂分心过。
伽罗在家中如此操持,杨坚也从不敢荒废一点光阴。每天,除了审阅公案,练兵演武之外,闲暇时分,便翻阅研读今古诸般兵书。岳父陪送到杨家的一部《兵家秘笈》,他更是从头到尾研摩得通透明澈。这些年的南北征战中,每逢用兵布阵,凡天文地理,兵力悬殊与秘笈中所述相似者,杨坚常会试着运用个中谋略,令他诧异的,往往皆能出奇制胜!
往日,在太学同窗当中,杨坚读书做文章皆不在前列,常自嘲“不通书语”外人哪里知晓,他不过是对那些自认为于家于国无益的“书语”不通罢了。但凡有关治国理民、兵家武略方面的书卷,他从来都是夜以达旦的深析苦究,连一些生涩难懂的字词都是反复揣摩,直到领悟透澈方才罢手。
远离京城的杨坚在自己任上一心谨奉公职,哪里知道,此时的帝京长安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政变:做了整整十三年傀儡皇帝的宇文邕,一朝潜龙骤发,把揽大周军国朝政整整十五年的宇文护及同党,竟于一天之间尽被诛除!
更料不到的是,这一场扭转乾坤的政变背后,竟有自家夫人独孤伽罗的一份智谋在内…
天下既定,武帝诏敕各州总管分别入朝觐见。
杨坚奉诏回京之时,陛下已经亲政数月了。
此番奉诏回京,杨坚另外还有一样大事,便是商定与陛下的儿女亲事。
闻听一些风声的京朝百官,纷纷以为杨坚接风等为借口,竞相登门拜访,与随国府密切交结。
随国府骤然热闹了起来。
宾客散尽,从早到晚,整整忙了一天的伽罗终于和夫君单独相守了。
一番激情,伽罗与杨坚相依相偎,享受着久别相聚的幸福,此时偶尔记得一样事来:“夫君,咱们家有一样宝贝,未经夫君允许,我已把它送人了。”
杨坚抚着伽罗的头发:“我倒不知,咱们家还有什么天大的宝贝,非得经我的允许才能送人的。”
伽罗笑道:“我把少林智仙尼师留下的那支绿玉铤,献到宫里去了。”
杨坚一笑:“那也算不得什么奇珍异宝,宫里怎么会稀罕那个?”
伽罗道:“所以啊,我送到宫里以后,就被陛下砸碎了!”
“啊?却是为何?”杨坚大惊失色。
“夫君,陛下正是用那支玉铤砸碎了奸相的后脑勺。玉铤也被撞碎了。”
“啊?伽罗,你?”杨坚直起了身子,惊骇地望着伽罗。
“夫君,宇文护劝太后戒酒的那份《酒诰》,也是我一并送进宫里进去的。”
“啊?莫非,此事,你,你也参预其中了?”杨坚早已从长孙览等好友口里得知陛下除奸的过程。却不知,陛下除奸的玉铤和《酒诰》,竟是出自伽罗之手!
他当即便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来!
然而,当伽罗把大禅师所译玉铤之上的四句偈语吟诵一遍后,杨坚越发感到惊心动魄了!
原来,那位曾抚育自己多年的少林尼师留下的那支玉铤,竟然含着如此惊人的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