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啊。”
郑译道:“今后,嫂夫人还有什么可担忧的?王轨之流不独谄害随公,也一直陷害陛下。如今陛下已经亲政,我看,王轨已成了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提及王轨,郑译一时咬牙切齿。
伽罗一面为郑译续了温凉的茶,一面说:“郑大夫,我倒以为,其实,当年王轨等人屡屡陷害太子也罢,攻讦那罗延,排斥郑大夫也罢,甚至连高祖武帝的脸面都不肯顾及,一而再、再而三地奏禀太子的不堪大任,几番欲使陛下废掉太子,三番两次排斥太子的心膂股肱和身边左右,统不过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目的罢了。因而,即使陛下已经亲政,今后,很多事,恐怕也未必能平静啊。”
郑译见她话中有话,合了折扇,定定的望着伽罗:“嫂夫人,你的意思是,朝廷中,莫非,还会有滋生出什么动变是非么?”
“郑大夫可知,当年齐王与卫王兄弟二人相互攻讦的真正原故么?”
“嫂夫人,你是说,当年,他们两人都有欲图太弟之心?”
伽罗道:“王轨和齐王等人,当年在太学时,原就与你和那罗延等人不睦,而太子却对你们始终亲信。这牵连得他们对太子也嫌憎起来。及至后来,当丽华被聘为太子妃后,他们就越发担心,一旦太子嗣国之日,便是他们落势之时。太子若不堪当国,先帝诸子幼弱,越发不堪当国了。那么,废却太子,大位虚旷,谁又可当之?”
郑译点头沉吟道:“我明白了!王轨孝伯为何屡屡明里暗里,公开私下对太子紧追不舍了。齐王与他们几人一向敦睦,在诸王之中又有‘善于谋略,长于抚御,身先士卒,群属敬爱’之称,原来,他们欲使高祖废掉太子后,改立齐王为太弟。在废嗣之事上,齐王自己虽未出面,却撺掇王轨一帮人替他翦除对手!潜在的对手便是处处与齐王过不去的卫王,公开的对手,自然是已立为一国之储的皇太子了。”
伽罗托起青玉茶盅微微品了几口,一面若有所思的说:“今日之齐王,文韬武略,文治武功,确实样样过人。他和当年的武帝一样,实为大泽之潜龙。一旦遇有风云激荡,必然乘势而起。”
郑译骤然惊悟:“虽说陛下已经亲政,以齐王的谋略之才,加之资历之深,朋党之众,又为诸王之首,他若生夺重之心,只须振臂一呼,恐怕一夜之间,天下易主矣!”
伽罗道:“郑大夫,我担心的正是这个!齐王一向嫉恶陛下,更嫌忌那罗延和你。他若起势,不是国基颠覆,便是四海不宁。所以,对于他,说句心里话,我们虽惹不起,却也躲得起。如此,虽说陛下初践帝位,急需辅弼之材,从私心上说,那罗延若赶在此时回京,恐怕人方为刀俎,他或为鱼肉啊!”郑译蓦地明白了:其实,齐王比之王轨之辈来,无论是于家于国,还是于公于私,威胁要大得多啊。
看来,必得尽快奏明陛下加强防范。他预感到,齐王若有夺重之心的话,极有可能会趁新朝未稳之际迅速下手…
当宣帝再次和郑译商议欲即刻削除对朝廷威胁极大的王轨兵权时,不想,郑译的一番“齐王之患”直令宣帝惊出了一身的冷汗:“郑大夫!你何不及早提醒于朕?齐王乃诸王之首,以他的雄才大略,又功高盖世,齐王之患远大于王轨之患!朕这会儿记起来了,在先帝的葬仪上,朕虽缞麻丧服,悲痛欲昏,却感觉到,朝廷中文武百官乃至王公诸臣,甚至连宇文孝伯和尉迟迥等人,诸事都是听他的主见,看他的眼色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