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便是去内院看鸽子。冯老夫子已吩咐女婢小环,以后照应鸽子的工作,可全部交给他这位爱孙负责,再用不着她或小翠操心了。
天赐从便门中走出去,回身小心地将门扇推上。人立小院中,又族身四下环顾了一眼,这才缓缓走去那一排高高钉在风檐下的鸽笼之前。他并没有立即伸手去将笼门一一拉开,只是踮起足尖,凝神观察着每只鸽笼边角上一些浅浅的,似乎是在无意之中划上去的指甲痕迹。
一二三四…他一只只地观察过去,终于,在第八只鸽箱上,他发现七道指甲痕迹。
于是,他毫不迟疑地,一手拉开鸽门,一手迅速伸进去,以极其准确的手法从鸽箱中抓出一只赤睛灰羽毛的健鸽,将一个细小的纸卷,很快地缠上鸽足,然后,手一松,健鸽扑扑腾空而去。
再接着,他将所有的笼门全部打开,二十余只不同品种的鸽子争先恐后地扑扑夺门而去。
少年天赐退回偏门边,一把把的向雪地上洒出金黄色的黍米。鸽群在空中回旋了一阵,然后一只一只的,咕咕咕地叫着降落下来。少年注视了片刻,默默点头,最后怀着满足的心情走入屋内。
屋中,大厨房的早点已经送到,鸡汁干丝两碗、冰糖百合两盅、蒸山楂一盘、煎蛋一盘,外加一壶上好的香茗。少年看到这些美好的食物,伸手便抓,女婢小环为之莞尔掩口。
冯老夫子气得浑身发抖,瞪眼喝道:“畜生,你没看到桌上放着筷子吗?”
不到一个上午,这个笑话即由小环传给小翠,又由小翠传给“血剑七婢”中的“解语”“羞人”诸婢,最后终于传遍整个后宫。午后,莺莺燕燕,群向这间厢房涌来,人人手上拿着一本书,或是一本锦册,说是要向冯老夫子请益课业。其实,谁都明白,这些名义上是婢女身份,实际却比公主还要尊贵的丫头们,大家都是来看那个名叫“天赐”的“傻小子”的!
“血剑七婢”除了一个“如意婢”已于“半帖庄”中嚼舌自尽夕,余下的“解语”“羞人”“姹紫”“嫣红”“杏雨”“梨云”等六婢,现在差不多全到齐了。
看到六婢的容貌举止或衣着,真叫人无法不对当初为六婢命名者大加叹服。眼前这六婢,不须报名,单从表面观察,就可以辨认出来谁是谁了。
穿深紫衣者是“姹紫”大红者是“嫣红”这是准错不了的。
一身纯白者,是“梨云”也错不了,而那名穿白底花,中夹丝丝金线的,则十有八九是“杏雨”
另外两婢,全着素青宫装。一婢未语先笑,媚态迎人,一婢秋波低回,羞人答答,这二婢谁是“解语”谁是“羞人”亦属不问可知。
这时,仅有同来的丑婢小翠一个人在缠着冯老夫子问这问那,其余六婢则一致以不同的角度,以眼角悄悄溜着站在套房门口的少年天赐。可是,非常遗憾的,少年天赐刻下正细心地在刷洗着套房门框上的一副旧对联。由于这种对联一年才换贴一次,一旦要想洗刷干净,实在非常困难。力用轻了,旧纸糊不能尽去,力用重了,又怕损及木料和油漆。
所以,六婢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是少年天赐的背影,而少年天赐的背影,修长伟健,不但没有可笑之处,简直还有着一种年青男儿吸引异性的无形魅力。六婢原意是找乐子来的,这时一个个的眼光竟都不期而然地发起直来。
少年天赐的长相如何,只有小翠小环西婢心中明白。小翠偶尔回顾,一看情形有点不对,诸姊妹原是来看笑话的,像这样,笑话最后反被别人看了,岂不成了真正的“笑话”?!
于是,小翠轻轻咳了一下,大声道:“解语姊姊,夫子房中可能早上起来还没有收拾过,你们闲着也是闲着,何不一齐进去帮忙整理一下?”
这番话的用意,六婢焉有不懂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