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和一颗善良的心。
白如云说过这几句话之后,他把身子坐得远远的,痴望着满天的飞雪,脸上一丝表情也没有。
裴大希望着他的侧影,心头突然涌起了一个念头,他忖道:“看他样子,分明是一代奇侠,怎生成这种孤僻的个性,我如,果能够把他感化过来…”
裴大希想到这里,他微微含笑,把白如云的斗篷丢在一旁,独坐不语。
他的举动果然使白如云感到奇怪,他回了身,冷冷地问道:“你为什么不披了?”
裴大希双手抱着膝,悠然地说:“读书人气节最高,我不吃嗟来之食,你拿回去吧!”
他说着把斗篷丢了过来,然后转过了脸,一眼也不看白如云。
白如云把斗篷接在手中,心中暗暗好笑,上下望了裴大希一眼,忖道:“想不到这穷儒,居然有这副硬骨头;读书人气节最高…”
白如云想到这里,心中突然一凛“读书人”这三个字,像是一阵急风,吹入了他的心中。
他记起下山的前夕,秦狸在酒宴之前,所说的话:“…人不读书不能明理,我最惭愧的是,我学问太差,所以你也变得这么怪,以后有机会,你还是要多读书…”
秦狸的声音犹在耳侧,白如云已然遇见一个出奇的读书人了。
白如云回过了头,缓缓地问道:“读书人气节最高,难道你是读书人?”
裴大希慢吞吞地转过了头,说道:“我自幼读书,数十年不辍,比起你练武的年头,可多了好几倍!”
白如云不禁增加了兴趣,他虽然武功出奇,可是一向对于读书极有兴趣。
在他所居的“碧月楼”中,他也曾读书习字,可是理论深奥的各种典籍,却不是他所能够了解的。
白如云望了裴大希一阵,心中不禁想道:“他既是读书人,我何不问他几个问题?”
白如云想着便开口问道:“你既是读书人,我要问你一问,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
裴大希微微一笑,用手摸了摸唇上的短须,又抖了一下袖子,向他拱了一下手,那姿态显得无比的文雅和悦人。
白如云被他的风采所吸引,那是一种独特的气质,不同于昂然的英雄气概,而是一种柔和的,真情的表露。
他侵吞吞地咳嗽一声,说道:“读书的好处无穷,第一个长处,就是使人能明理!”
白如云听到这里,心中不禁一动,付道:“他怎么和师父说的一样?”
裴大希接着说道:“天地之间,万物皆有理性;人不明理,就不能处世,不能为人,而铸成大错!”
白如云有些不懂,问道:“我虽没读书,可是不见得不明理,我们学武之人,是锄强扶弱,扶持天地间的正义!”
裴大希连连地点着头,说道:“一个人不明理,所做的事情便不合理;但做事合理的人,却不见得明理。我现在请问你,你所除下的恶人,难道都是罪有应得?没有一个是冤杠的么?”
白如云思索了一下,说道:“没有!我都审查得详详细细!”
裴大希点头道:“好!你可曾去研究:他们为什么会做下恶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裴大希这一句话,使得自如云为之语塞,沉吟不语。
裴大希—笑,接着道:“如果你去研究他们为恶的原因,这里面就大有道理了,他们有的是环境所迫,有的性情不好,有的陷于困境,身不由己,有的是一时糊涂…等等。
“所以他们都有可原之处,如果要我相信天下有真正不可赦的恶人,那是办不到的!”
裴大希的话,引起了白如云莫大的兴趣,他从来没有研究过这些问题,当那些“恶人”犯到了他的手中,他只是由他们表面所犯的罪,去审判他们,却从没有研究过他们的内心和犯罪时的情况、裴大希见到白如云渐渐发生了兴趣,知道时机已到,他又干咳了两声,停了下来。
白如云等了一阵,见他没接下去,不禁有些焦急道:‘你怎么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