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向着李、宫二人抛了个眼色,道:“先生累了,我们到隔壁再去请教岳先生吧!”
一行人随即向皇上告辞。
岳天锡待行大礼叩辞,这一次却为叶先生横臂拦住:“岳大侠请不拘礼,皇上早已传谕,以后见面请以先生称之,若为君臣之礼,诸如叩拜等礼,都可免了!”
岳天锡正要说话。
叶先生小声道:“此日何时?此处何地?焉能不仔细小心?”
岳天锡便自不再多说,转向朱允炆深深一拜:“草民向先生告辞了!”
一行人走出殿门。
岳天锡回头见女儿不曾出来,不觉一怔。
叶先生随后步出道:“先生对令媛甚是垂爱,留下来说几句话儿,岳大侠不必挂心,我们走吧!”便自拉着他,转向里面禅房。
人都走光了。
屋子里只剩下了她和他,还有那个细心体贴的太监秦小乙。
烛影摇红,光彩绚丽。一阵阵淡淡清香,散自大理石案上的那个三足小鼎,窗檐子下的一溜子兰花盆景也都盛开,这里虽非深宫上苑,亦有它一份清幽情趣。
岳青绫脸红得厉害,心里头通通直跳。头低得不能再低了,两只手却也不曾闲着,只把个衣角儿挠来弄去,在手里头玩个不歇。
别看她平日拿刀动剑,纵身数丈,该是何等骁勇神气?这一霎落了单,在面对着“这个男人”的时候,竟自忸怩如斯…
秦小乙献上了一碗香茗。
“姑娘用茶。”便自转身而去。
一直听着他的脚步声消失门外。警觉着这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岳青绫才自张惶地抬起头来,再一次现出了忸怩不安。
那个人——朱允炆,正用着一双多情的眼睛向她注视着,面前的这个美丽姑娘,同时也是个手持青霜、来无影去无踪的侠女子,这可就非比寻常,引发了他无比的好奇。
“他们都走了,姑娘你坐下来说话吧!”
朱允炆指了一下面前的椅子。
岳青绫“嗯!”了一声,点点头,走过来压着椅子一角,缓缓坐定。
朱允炆说:“喝茶呀!”
“不…我不渴…”
“你不用怕…这里没有外人…可以放心说话!”
“…”岳青绫缓缓抬起头,向他望着,心里在想:要说什么呢?
朱允炆微微一笑:“你今年多大了?”
瞧瞧这个人挺和蔼,岳青绫的胆子渐渐放大,脸盘儿一偏,扫过眼角瞧着他——
“您猜呢?”
“十六?”
“这么小!”
“二十?”
“这么大!”
“哈哈!”朱允炆开心地笑道:“那我知道了,今年十八了,可是?”
岳青绫看着他笑笑,没有吭声。
“刚才我就瞧见你了!”皇帝说:“打对面房顶上过来的,你是怎么练成这一身好功夫的?一个姑娘家,可真是了不起!”
听见皇帝夸耀自己本事好,岳青绫心里好高兴,不自禁地低头笑了:
“您又夸奖了!”
朱允炆道:“刚才我问你,这身本事是谁教给你的,你还没告诉我!”
“是!”岳青绫讪讪抬头瞧着他,含笑道:“是个住在观里的老先生,名叫‘六如轩主’!”
“六如轩主?”朱允炆道:“这名字像是个读书人!”
“他是个读书人!”
皇帝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