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一回(7/7)

不要为难我手下人,什么事,全有我女我老婆子担代了,为了我女,老婆子先走了。”说话间,竹杖一顿,人已如飞逃去。

“虬髯神判”也同时喝道:“老怪物,你未必走得了。”正待举步追赶,陡觉衣袖被人拖住,转脸一瞧,乃是“江南醉儒”“虬髯神判”急道:“师叔放手,待我把她们…”

“江南醉儒”摇摇头道:“算了,穷寇莫追,老怪物也不好惹,目前咱们还用不着赶尽杀绝,反正这笔账,不久总得一次算清。”顿了顿,转身对傅玉琪道:“今天老怪物吃了哑巴亏,也够她受的了,谅她最近也不敢胡为了。”

这时,龙慕文和镖局镖师也走了过来,道谢相救之情,一听是“江南醉儒”与“虬髯神判”都不由肃然起敬,对傅玉琪更是钦佩不已。

龙慕文叩问“江南醉儒”要到何处“江南醉儒”也说不出一定去处,想了想,才答应说自己出来,暂时原无一定去处,不过目的地却在湖南。

几人相谈之下,似很投缘,这时“江南醉儒”心中一盘算,离中秋也没有多远,自己不妨先去南岳衡山,看看白氏昆仲,也好有所布署,双龙镖局的镖车乃是赶往四川,双方还可同行一段,于就把心意对龙慕文说了,龙慕文自然万分高兴。

于是“江南醉儒”三人,随着双龙镖局一同向湖南行去。

到了平江之后,才分道而行,双龙镖局北上,准备溯江进川。

“江南醉儒”三人,则南下赶往衡山。

这一日三人到了衡山“虬髯神判”与白氏二贤早年有段交情,曾应邀来过此处。到了天柱峰下,对“江南醉儒”道:“白氏昆仲住在天柱南麓,我也有多年未来,不知是否已迁往八义庄?”

“江南醉儒”道:“咱们先不进去,在外边看看再说。”

三人来到天柱峰下,这天柱峰只因山峰挺立插云,所以名为天柱峰,山麓居民,也自成几个村落,多半是种茶为业,这时茶忙早过,家家户户都在家焙茶,是以三人远远就闻到一阵阵茶香。

又走了一阵,转进一座山谷,两边山麓上一排排的民房,家家门前都有一方平坦的土坪,一湾山溪沿着山峰蜿蜒而下。

顺着山溪走了顿饭工夫,山溪忽向山湾里一折,浓荫蔽日,暑意顿消,溪上横亘一道长长的大木桥,越过木桥,只见傍山周种植树木竹花,花木中,一行竹篱木栅,花木扶疏中,隐露着一座庄院。

又走了数十年,路旁一块界碑,上雕着:“敬德别业”四个字。

过了石碑,一条青石大道,直通庄内“虬髯神判”指道:“这就是白氏兄弟所住之处了。”

三人来到庄外,见里面静荡荡的,三人走到栅口,有一个大汉上前招呼“江南醉儒”

只说是白庄主的朋友,那大汉瞧了三人一阵,才告诉“江南醉儒”白庄主全家已迁往洞庭,只留下一些佃户管家之人在此照应。

“虬髯神判”对“江南醉儒”道:“既是如此,不如就去八义山庄,也好有个商议。”

“江南醉儒”点头道:“距中秋时日已不多,也该去了。”

三人又折转北上,在禄口登舟,由水路直放洞庭石城山八义山庄。

舟过芦陵潭,江面渐宽,这道卡口,八义庄已安扎哨卡,薄底快艇,往来如梭,巡回江面,芦笛呼应“江南醉儒”看在眼里,已知这里已布署的相当稳当。

舟至洞庭入口之处,江面突然响起三声芦笛,芦丛中转过来四艘小艇,一字横开,小艇船头,各插着一种斜式小旗,形式一样,颜色各异。

一艘插着红旗的小艇,向“江南醉儒”的船略略移近,一个扎红巾的中年汉子立在船头,和船家讲了几句,然后抱拳向船内说道:“请客官多包涵,近来因为略有风险,所以进入洞庭之人,我们都必须请问一下,客人是来玩湖的还是访友的?”

“江南醉儒”道:“我们是来访友的。”

那汉子道:“还请问客官,所访寻的住在那一峰,那一家,那一位?”

“江南醉儒”微微笑道:“我们来访的是石城山八义庄,随便那一位主人都可。”

那汉子一听是拜访八义庄主人,不由又移前半篙,向里面张望了一眼,笑嘻嘻的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