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烈心便因此绝不肯加入“金风细雨楼”这跟唐宝牛和方恨少等人恰好相反:他们是因为王小石而加入“金风细雨楼”而不舍不弃的。
可能,里面还是有原因的。
——张烈心是因为痛恨使他家破人亡的大仇家“小霸天”王小七之故,而方恨少与唐宝牛,则一向有个十分刚猛凶悍的结义大哥沈虎禅,他们虽十分尊敬崇仰这个了不起的“老大”但王小石的温和亲切、平易近人,都恰是他们在沈虎禅严厉刚烈的作风中所匾乏的。
这本来就是件奇怪的事。
缘份这回事本就是合情不合理的。
一一有人因为这个原故而爱他,却也有人因同一原故而恨他;甚至是同一个人也会因同一原因而今日恨他、明日爱他,或者今日爱他而明日恨他。
张氏双雄为了要“爬上来”一度加入过七、八个帮会,也加入过镖局,从趟子手做起做到副总镖师,甚至也一度替笑脸刑总朱月明执过辔,为方应看方小侯爷赶过车,到最后,他们到底还是在蔡京麾下任事,而且,还是得负责跟进关七的事——不管他们是在刑部(监视关七)、“迷天盟”(服侍关七)、“有桥集团”(劫持关七)抑或是蔡京一党(控制关七),其结果和对象都是一样。
是以,他们二人,对关七自是又恨又爱,甚至说,他们的命途可以说是:
成也关七,败也关七!
他们好不容易才从蛛丝马迹中探悉:“六分半堂”将关七安排的藏身之处。
他们因极然知关六性情,所以作出两点结论。
一,六分半堂劫持关七,最主要的目的,当然是要利用他。
——利用他的武功、他的身份和他的影响力。
尽管“迷天盟”而今已四分五裂,但仍在江湖上、市井中、黑白道保存了不少残余的势力,像忠心耿耿之如陈斩槐、厉焦红等,仍枕戈待旦,只等关七一声号令。
如果要利用一个已完全疯狂了的关七,那只是敌友不分,毫无意义且相当冒险的事。
要利用关七,就一定要抑制住他的疯性狂态。
据他们所说:关七并不是全疯。
他只是痴。
他痴于一个女子。
——这女子是谁,他们也不确定,只知道关七常念着两个“小白”
——小白,小白、小白,小白…
那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
——而且照推断还是一个女子的名字。他会走到一些比较奇特的地方,在那儿求生、调息、吐纳、运功,那些时候,他的神智,就一定清醒多了,甚至行动一如常人。
而且,武功之能,也达至巅峰,令人叹为观止。
可是他武功愈高,却愈痴,愈是念念有同那人的名字。
小白。小白…
——小白是谁?
谁是小白?
在远方洛阳古城,确有位“黑旋风”小白,名动江湖。
但关七所思念的决不可能是他。
因为他是个男的。
而且根据二张的调查:洛阳小白根本没见过关七,而关七一生中既未到过洛阳,对小白也非亲非故,素昧平生,甚至听到“黑旋风”这绰号,也完全无动于衷。
于是,铁树、烈心把调查的重心改放在治愈关七(或至少使关七没那么疯)这一点上,就发现了:关七到过的地方,诸如晶石山洞、矿坑、火山口、庙堂、古宅、古迹乃至当年名人烈士的故居旧屋,他的“病”都会神奇的“好”了起来。
“重要的是#
还功力大增!
——这样的一个绝世武痴、清醒了,但又不完全清醒,然而武功却更高绝,这就是御使之的最好时刻、绝佳时机!
“六分半堂”在刑部、“风雨楼”、蔡京等人和“迷天盟”各路残部监视之下,要把关七这样一个桀骛不驯的人,运出京师,只怕不易。
故而关七极可能便在京里。
大隐隐于市。
在城里,这样特别的地方,也不算太多、太杂。
一下子,铁树、开花便收拢了搜寻的范围。
二,第二个推断是一个问题。
只要回答得了这个问题便可以有寻索关七的线索。
问题很简单:
在京城里,除开花、铁树之外,谁还可以解关七疯疯痴痴之禁制?
几个人:大石公、诸葛小花、元十三限、树大风,以及还有一个人。
吴惊涛。
——他擅“活色生香”功法“欲仙欲死”神功,以晶石灵力练得盖世奇功,说不定,自可以制造出一种磁场、念力,使关七神智稳定,但依然为其所御。
诸葛小花没有找着关七。
他似乎与这件事无关,甚至不想插手这件事:
——他毕竟是太傅身份,加上又领御大内禁军,手下有四大名捕,总是顾惜身份,不宜涉及太多武林斗争。
关七不止是武林人,而且绝对可以说是黑道上的枭雄。
诸葛正我老稳世故,自然懂得进退之道,他与之周旋、争斗的人物既是蔡京、王黼、梁师成这种人物,自然就深谙活命存身之道。
——像这种事,他多插手不理。
大石公是他的至交,也与谙葛先生是同一派系的人。
大石公也理应无涉此事。
元十三限已殁。
树大风已成了“六分半堂”的人,他们当是盯着这个人。
——若树大凤的医术再加上吴其荣的功法,要治愈和纵控关七,决非难事。
基于这两点,开花铁树二人,一个盯紧了“地点”一个盯死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