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群英大会五(2/2)

王善、杨、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人一怒之下返回北方,招集旧以恒山为据,继续抗击金兵,他们经常在雁门关附近打击金兵,使金兵闻风丧胆,不敢轻易南下。恒山派的武功绝学就是那时候得到大发展的,王善使的兵是一对银钩,杨使的兵是一杆长枪,王再兴使的兵是杀手锏,李贵使的兵是大刀,王大郎使的兵是九节,因此恒山派的武功复杂,十八般武艺几乎齐全,几人盘踞恒山后,结合恒山派以前的武功,创造了许多武功绝学来,其中恒山派最厉害的武功“莲千叶手”的掌法就是那时候创造来的。蒙古人关后,大肆残杀天下百姓和武林人士,许多门派都遭到了元朝军队的屠杀,恒山派也不例外,多次遭到蒙古人的围剿,许多人被迫逃离恒山,但蒙古人退走后,许多恒山派弟又回到恒山持抗击元兵,修建堡垒和寺庙。但也有一些弟没有回到恒山,而是在江湖中开始另立门,北方许多小门派就是那时候自恒山派的,如金刀门、螳螂拳、金枪门、六合门等,这些门派虽然自立门,但仍然以恒山派首是瞻,听从恒山派的号令,因此恒山派便成了北方武林群雄的领袖,被称为恒宗。

而恒山派成为武林中的一大门派,还是从南宋宋宗时期开始。南宋初期,朝廷腐败无能,金兵多次南下,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北方人民为了保卫家园,纷纷拿起武组成抗金义军,其中以王善、杨、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人领导的起义军势力最大,他们拥有几十万人,这些人早年因为躲避战而上了恒山,在恒山习武学艺,一个个有一片赤诚之心,他们因为仰慕抗金老将宗泽,便投奔其旗下效命。但南宋朝廷苟且偷生,一味执行投降的政策,一直打击压抑宗泽,不准他北上收复失地,宗泽抑郁而死。后来,南宋了著名的抗金将领岳飞,王善、杨、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人转而跟随岳飞抗金,但宋宗与宰相秦侩却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同时解散了义军,罢黜了另一个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兵权。

恒山原来是佛教圣地,特别是初唐时期,佛教得到极大的发展,唐朝礼佛优僧成为风尚,受到官府的优待和奉养,许多有名的僧人被册封为国师、法师等,寺庙拥有大量的良田和邑。到了唐肃宗和唐代宗时期,寺庙还拥有田地庄园、钱庄、婢等财产,享有政治特权,设立有法师理统治寺庙,同时还拥有僧兵保护寺庙,建立有自己的军队。到了唐武宗李炎时期,因为全国的寺庙占领的田地和财产过多,而又不用纳税服兵役,又拥兵自重,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加上寺庙大量铸造铜像,使全国的钱币大量减少,于是唐武宗便下令灭佛,没收寺庙的田地和财产,勒令僧人和尼姑还俗。恒山派的众僧人为了避祸,只好蓄发还俗,后来大分人破了酒之戒,于是便逐渐形成了恒山派。

这悬空寺山门依山朝南,大小殿宇台阁贴崖一字排开,南北长如蟠龙,东西窄如衣带,全寺分为三殿、三圣殿和三教殿三分,这三殿供奉着太上老君、太乙真人和关帝爷,为教的圣地。而三圣殿供奉着的是佛教的释迦牟尼、地藏王和大慈大悲菩萨,为佛教世家。而三教殿供奉的塑像中间的是佛教的释迦牟尼,右边的是儒家的圣人孔,左边的是教的老。全寺共有四十多间房,以栈为基或以栈桥飞渡,或以石、暗室相通,或钻石隙石窟而过,路曲折迷离,犹如迷,整座大殿与峭连成一,历代经历多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地震,仍然完好无损。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仗剑游此,见如此奇观,叹为观止,特在石上书写了“壮观”两个大字,并有而发写了《夜宿山寺》一诗:“危楼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声语,恐惊天上人。”极力赞它的奇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