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情似藕丝长,心与波纹
漾。
把莲房掇取,宛隔在
中央。鸳鸯两两睡黄粱,
个宿
模样。(《西江月》)守朴翁笑曰:“少年词趣,自是逸洒。”
次日,天暄
,生设几于无暑亭中。命童取文
,连挥数幅。有迎
轩之诗,有晴晖、万绿亭之歌,有闲闲堂之记,有兰室、无暑亭之词。皆各书以真草篆隶,字字龙蛇,章章星斗,焕然新目,整饰可
。守朴翁创一见之,不觉鼓掌曰:“重劳珠玉,蓬筚生辉。”
临风对月联诗句,诗成醉亦醒。一觞歌罢,万声俱寂,四空明。其师与宁朴翁命生为觅莲亭词,生承命曰:向晚新亭共赏,荷开香溢壶浆。
薄暮,置酒觅莲亭中,邀师生共赏之。生视池中,有并莲数枝,庆幸不置。翁曰:“吾
荷几年,今始睹此莲,盖为
而瑞也。”生让不敢当。
多媚多,打扮
个观音貌。不羡当年有二乔。费尽心情,他作怪跷蹊不志诚。假意儿胡答应,不顾我添新病。实为你渐劳形,只落得吃着虚惊,挨着残更,抚着愁
,怨舒前生,双
睁睁。
生于守朴翁家,行舟门,听一谶语:忽一小舟相值,二书童各执莲
,相与联句曰:
时月东升,正照莲纱窗,生凝眸熟视,若飞渡。忽其师扣桌歌曰:新亭趁晚泛霞觞,槐
微剩雨余凉。
家居将旬日,独行,独步,独坐,独。买乐无文仙矣,
咏无碧莲,矣传情无素梅矣,承值无
童矣,想迎
轩之景益切,则抱耿汝和之恨益
。常书空作“咄咄”语,默地自念隐语曰:“吾当火烧其耳,
淹其目,木
其
,不足以
其恨。”
生喟然曰:“纥山
之雀,不知漂泊何所,芦
明月,寻亦无
,
不由己,琵琶别舟。今见卿,又动往想矣。”各别而归。
行未二里,又遇一舟,闻笙鼓声,乃生友乐昌时、卜可仕挟巧云、包伊玉游碧荷渚,激生过酌。舟舣而行。巧云曰:“曾得文仙踪迹乎?昔与吾为
妹们,行动坐卧,心心
皆刘相公也。”
首罪之魁乎!”然汝和虽妒之。而至此亦未如之矣。
取笔,命生书于粉。题曰“
莲
一
书”翁喜,对生谈乘龙之梦。生暗幸,以为乘龙佳婿。尽
而散。生酒后与师占《百字令》:脂
粉面,记
当忘,当寝寝废,虽父母亦不解其意也。一日,会一奉、一泰于友仁馆而回,独
书楼,见月散余辉,形影相吊,歌曰:峦屿献翠兮,天际云开。云际月来兮,光浸楼台。清光莹澈兮,照我孤独。孤影相吊兮,遐想多才。次日整骑,往万石山探友。
吾来时,莲娘、梅皆有私嘱,此行安稳,不必犹豫也。”生以手加额曰:“此天助吾!”辞父母启行。父嘱曰:“守朴翁为我契
,汝当执弟
礼,用心举业,无孤留汝意。”生受命登舟。童曰:“颇怀莲娘否?”生
新制《半天飞》曲。
命童唱之:样
娆,便有巧手,丹青怎画描?越地把芳名叫,能勾在怀中抱?倘就了凤鸾
,我再替你画着眉梢,整着云翘,傅着香腮,束着纤腰。
无缰意难拴定,何日堂开孔雀屏?即晚抵旧寓。时守朴翁构一亭于隔浦池上,初成,上署一匾,浼生书之。又晤知微翁之数,欣然大书曰“觅莲亭”心自喜曰:“又增我一乐地也。”
适舟自南来,推篷者,守桂也。生于上问曰:“胡为乎来哉?必有以也。”童曰:“奉主翁命来请。”生返骑,曰:“不去则辜莲,
去则忌耿,如
退掣肘何?”童曰:“耿氏为吾主不悦,已随父至辽东。
鸳鸯跃晴波桑开遍荷
凤亦香。夜阑披月扶归去,醉诵《南山》诗一章。守朴翁亦作一词,名《秋波媚》:碧天夜
浸闲亭,荷香带
清。
边皓月,杯中诗思,分外风情。
馥馥碧莲,有分归吾手。异日掇莲房,取次求新藕。一驾舟者曰:“大官好捷才!决中,决中!”生惊喜曰:“此即知微翁‘觅莲得新藕’之句也。数与谶合,或者其有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