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生求见,崇侯虎心中不悦,那姬昌一直按耐不动,任由自己连战连败,到如今才派人求见,可恶至极!
崇侯虎心中有气,令人带进大帐,质问道:“大夫,为何你主公姬昌到如今还不曾出战,是不是有意抗旨?”
听到崇侯虎说这么重的话,散宜生知道崇侯虎心中恐怕大是不满,忙道:“我主公言:兵者凶器也,人君不得已而用之。特命我前来劝那苏护回心转意,如果他不从,再提兵来罚。”崇侯虎一听心中更是不满,如此大事为何不早些来报,待自己损兵折将之后才来通知,这不是坐山观虎斗吗?
心中虽是不满,可那西伯侯姬昌实力在四大诸侯中位列第一,即使自己也得退让三分,更何况如今虎落平阳。于是崇侯虎只得作罢,令人护送散宜生至冀州城下,而自己则是等着看他的好戏。
苏护素来敬仰西伯侯姬昌,见他使者前来,也不敢怠慢,派人将他带进大营。散宜生进入大营之后,见到苏沪,自贴身锦囊中取出西伯侯姬昌的亲笔信,交给他。
苏护接过信拆开,只见信中道:“西伯侯姬昌百拜冀州君侯苏公麾下;昌闻:‘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天子欲选艳妃,凡公卿士庶之家,岂得隐匿。今足下有女淑德,天子欲选入宫,自是美事。足下竟与天子相抗,是足下忤君。且题诗午门,意欲何为?足下之罪,已在不赦。足下仅知小节,为爱一女,而失君臣大义。昌素闻公忠义,不忍坐视,特进一言,可转祸为福,幸垂听焉。且足下若进女王廷,实有三利:女受宫闱之宠,父享椒房之贵,官居国戚,食禄千钟,一利也;冀州永镇,满宅无惊,二利也;百姓无涂炭之苦,三军无杀戮之惨,三利也。公若执迷,三害目下至矣;冀州失守,宗社无存,一害也;骨肉有族灭之祸,二害也;军民遭兵燹之灾,三害也。大丈夫当舍小节而全大义,岂得效区区无知之辈以自取灭亡哉。昌与足下同为商臣,不得不直言上渎,幸贤侯留意也。草草奉闻,立候裁决。谨启。”
苏护看完之后,久久不语,良久之后才道:“姬伯之书,实是有理,果是真心为国为民,乃仁义君子也。苏护敢不如命!我随后便进女朝商赎罪。”散宜生闻言大喜,当下告辞,回西岐复命去了,崇黑虎在一旁也是高兴不已。
当下,崇黑虎回营之后,将那苏全忠放回,领了自己三千人马,上了金睛兽,回曹州去了。苏全忠回到冀州,知晓了父亲决定,虽心中不愿,但也知道此是大势所趋,只得从命。
次曰,苏护亲自领五百家将,帅三千人马,护送苏妲己启程前往朝歌,妲己闻言,泪下如雨,拜别母亲、长兄,千娇百媚,真如笼烟芍药,带雨梨花。
一路急行,这一曰来到恩州,见恩州驿驿丞前来迎接,便自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