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萨人的武装力量超过三十万,他们以草原中部的鹰王山脉为活动中心,主要沿著古拉尔河流域游牧。
胡狼传闻与呼兰人的同源,是大草原上的老牌强族。自有文字记载的年代开始,在漫长的草原历史中,其他民族进进退退,上上下下,惟有胡狼族一直稳居第一集团。该族主要以草原南部的灰狼谷为中心畜牧,武装力量约三十万左右。
第二集团目前包括鸠蛮、蒂奇斯、格立西和古雷托四族。
鸠蛮目前是汉诺大草原上的二流大族。鸠蛮族在历史上曾象沃萨族一样,在著名首领怯尔不提的带领下,火箭般跃进第一集团,并成为第一强族。不过升得快,跌得也快,怯尔不提英年早逝,鸠蛮也很快跌回原形。该族主要以草原西部圣鹫崖为中心,沿青缎河放牧,武装力量约十五六万。该族的一项传统优势就是善于饲养和训练特制的秃鹫,是进行空中军事侦察的好手。
蒂奇斯也是汉诺大草原上的二流大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他们属于狩猎民族,靠狩猎而非游牧为生。狩猎为生的蒂奇斯人,被称为野蛮人里的野蛮人,在蛮族中也以残忍野蛮而著称,至今保留著吃食战俘等野蛮传统,被草原其他各族蔑称为食人生番。该族主要在草原北部的迷雾森林里狩猎,武装力量约十万左右。
格立西,汉诺大草原上的二流大族,武装力量约十二万左右。该族主要在草原东部的乳汁河上游和红花湖之间放牧。该族人马术高超,素称“马背上的舞蹈家”
古雷托,汉诺大草原上的二流大族,武装力量约十万左右。该族主要在乳汁河中下游畜牧,跟上游的格立西族素有积怨。相对于灵活敏捷取胜的其他草原各族,古雷托人的身形彪悍魁梧得多,是草原上的大力士和摔跤能手。
当然,以上各族的军事实力估计,是很难做到完全准确的,只能是大致估算,概因蛮族兵民难分。
因现实利益和历史恩怨,当前的汉诺大草原主要存在著两对矛盾,除了沃萨与胡狼之间的争霸外,格立西和古雷托之间的争斗也相当激烈。沃萨人支援格立西,胡狼族支援古雷托,更令二狼之斗打上了两虎之争的烙印。相对而言,另外两只狼,鸠蛮和蒂奇斯的地位,就超然得多了。
除了两虎四狼之外,草原上的其他民族也非常多。各大强族在谁也无法吃掉谁,一动手就可能两败俱伤的情况下,往往更乐意于联合起来先消灭和并吞各小族、各独立的部落,先增强自身实力,再图其他。这令草原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
不过,虽然经历了一连串的兼并战争,小族的数目减少了很多,但仍然成百上千,无法计数。
这些小族也不能够完全忽视。茫茫草原,一直争斗不休,豪杰之辈,更是层出不穷。不世英雄一旦遇上时运良机,就有可能完全改写本民族甚至是整个草原的历史。
今天的几大强族,除了胡狼族与鸠蛮族外,百余年前亦是默默无闻的小族,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一路发展到了今日的规模。谁能知晓,历史的书册翻过这一页后,上面又将书写什么样的内容?
贝叶缓缓述完,室内一片沈寂。两个小家伙,已经靠在丹西怀里睡著了…
悠悠历史,漫漫岁月,国家兴起又衰灭,民族产生、发展又消亡…
土地上的主人来来往往,前一辈英雄用刀剑镌刻下自己名字,又被后一辈豪杰用刀剑抹去,再刻上自己的名字…
这个过程反反复复,绵延不绝…
强盛的帝国,光辉的荣耀,转眼成为史册上发黄的一页,踔厉风发的君王,瞬间凝为一个后世争论品评的符号…
安多里尔和丹西,都曾走过一段坎坷的道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也难免慨叹命运的捉弄和世事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