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西大将军柯库里能,率五十万大军,几近帝国三分之一的庞大兵力于此镇守。
从建筑风格上来说,摩云关也与齐名的赫斯堡、阴风堡不同,它并非那种西大陆风格式样的城堡型建筑,而是带有明显东方特色的关隘式雄城。
摩云关的城墙虽不是纯石料构筑,却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特制的银灰色矩砖砌成,以黏土、沙砾等搅拌成的混凝土夯牢,硬若磐石,刀剑难入。
城墙不仅极其高大,而且层层叠叠,城中有城,环环相扣,构筑出多重瓮城。
倘要攻城,这里一道门接著一道门、一面墙接著一面墙,攻方与其破墙凿门还不若直接爬墙划算。而爬墙就必然遭受守城方内外城墙交叉火力的猛攻,损伤非常惨重。
城头的防御设施也极为完善。三重飞檐的城阙,傲然耸立,雄伟壮观;高大宽阔的门楼上,排布著一层层密密麻麻的射击孔,既可抵御投石,又能朝任何方向扫射;齿轮状的堞垛,云梯难靠,充分发挥杀敌效力;城墙后每隔一定距离都设有隐秘的藏兵洞,可以掩护守军,并安置反击预备队。
护城壕、警戒哨塔、马面、女墙等各种设施自不必提,它们共同构成了摩云关主城坚固的城防体系。
在漫长的历史上,摩云关历经无数次扩建,不仅填塞了两山间的隘口,而且巧妙借用山势,向南北同时伸展。
呼兰建筑师依托地形,在南北两边的山巅各修筑了一座卫城--北翼城和南翼城。主城与两座卫城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将摩云关本来已经相当恐怖的防御力再度成倍提升。
不仅如此,呼兰人在主城与卫城之间,自山脚至山顶,更修建了无数坚固的小型山堡和阶梯式防御工事,形成鳞片状的护翼。
主城、卫城、山堡和掩体工事之间,有顺畅的兵道和石梯台阶相连,和谐而巧妙地融为一体,相互支援、相互协防,兵士物资可以统一调配运度。
放眼瞰去,整座摩云关就像一只舒展双翅的巨大猛禽,紧盯著富庶的中央走廊,随时准备扑去叼啄土地与财富。
如果再考虑呼兰帝国的历代名将和他们手下的数十万雄兵劲旅,呼兰帝国的西部边陲重镇真是一座比钢铁还要牢固的雄关。
除了闪特“大英雄”朗托外,历史上无人能够越雷池一步。
当年闪特开国之君朗托陛下竟然能攻陷此关,令人觉得不可思议之余,更感叹其“大英雄”称号绝非过誉之辞!
当然,摩云关也并非处处坚固无匹,防卫森严。自东向西,即面向中央走廊平原的一侧确实是固若金汤,可是自西向东,即面向呼兰帝国的一侧,却仅有一面低矮单薄的围墙。
这也是呼兰帝国的军事家和建筑师们特地设计的,即便碰上最坏的情况,摩云关万一失守,也容易被呼兰帝国的军队反攻夺回。
对于中央走廊的部队来说,这里难攻难守,而对于呼兰帝国的军队而言,这里却是易攻易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