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扬己之长,攻敌之短。
丹西的兵力不足以完全抑制游牧联军的战略机动能力,战区离繁华腹地越远越好,故而他通过一线一点两道防线,将游牧骑兵的陆地机动空间锁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里,令对方的特长绝活无法施展。
这样一来,猛虎军团攻虽不足,守则有余,僵持则恰好落入贝叶的算计,几乎无懈可击。
不过,看似十全十美的计画往往存在意想不到的漏洞。
丹西的以上战略设想建立在一个假设条件基础之上--游牧联军无法通过泪河水道冲进闪北腹地,直插猛虎自治领的心脏地带。
马背民族不谙水性、不善舟楫,非是特制船只无法通过狭长而流急的泪河,坐小皮筏子等若是找死。而泪河水情复杂,两边的阴风沼泽无法提供给养和停泊,更是增添了运兵的难度。若没有合适的向导以及知道造船秘诀的工匠,根本无法通行。
故而当安多里尔将叠瓦渡口码头付之一炬后,丹西等人以为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谁知道他们却恰恰漏算了戈勃特取长补短,走水道进入闪特北部的妙招。
叛将希莱茨基早年曾出任闪北巡航官,熟悉泪河航道,了解船只建造技术,他手下也有一些降军战士具备造船手艺。
经过数月的劳顿,游牧联军总共建造出上百条运兵船,运载量超过五万人马。
尽管主力部队仍留在破蛮冈一线稳住猛虎军团,这支部队人数不是太多,只能是一支偏师,但这支偏师却被戈勃特寄予厚望,作为决定最终战局的力量。
兵力不足,是实行精兵主义的丹西在整个卫国大战中都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
为了保卫闪特经济富庶地区,猛虎军团的战争动员几乎达到了极限,几乎全部兵力都被摆到了国境线上,以期能在决战中击败对手。
这种军事布局造成的后果是,内部极其空虚,基本上没有什么战略纵深,前线失利就等于全盘皆输。
丹西和他的盟友狄龙,都在进行这种极端冒险的军事行动,因而又被一些大陆上的军事研究员称为“两个走钢丝的疯子”
根据戈勃特在原闪特领地布下的眼线回报,猛虎自治领的兵力已经枯竭到这样一种程度,闪北郡首府科鲁那城总共只有不到一千人的防卫部队。
偌大一座城市,这点人马,除了搞搞治安,等同于不设防。沃原郡军事总长库巴手里,总共只有五千人可以调遣。
战争的要诀,就在于在对手最虚弱的要害部位实施严厉打击。这一点,戈勃特确实做得相当巧妙。
任谁也不会想到的是,他能从本方军队的最短处出妙招,走水路进攻猛虎自治领的腹地。
为了保密,只有沃萨族内部的高级将领知晓计画,即便是沃萨的铁杆盟友格立西人也没有被告知,从而保证了攻击的突然性。而他所攻击的,恰恰是丹西最薄弱的软肋处。
完善的军事计画,还必须有值得信任的将领加以坚定执行,方能收到效果。
这一次,他派出的是沃萨头号勇士季尔登和闪特叛将希莱茨基,所率领的部队包括原闪特降军近万人与沃萨本族战士四万左右,总计约五万。
只须成功登岸,一切将尽在掌握。当然,要完成这项任务,这支特遣部队也吃够了苦头。
原闪特降兵还好点,从马背跳到船上的沃萨人却彷彿跑到了另一个世界。
刚开始在船上晃晃悠悠还觉得挺好玩,过了一阵就开始知道厉害了,晃晃悠悠变成了恍恍忽忽,很快再变成哇哇大吐。
更叫人挠头的是,泪河两边都是芦苇丛生、流沙遍布、泥渊杂陈的可怕的亚寒带沼泽区,从叠瓦渡口一直到亮月平原,连一个供歇脚修整的中转站都没有,必须一口气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