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研究佛学,精通大小乘伦,十五岁便正式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度牒”终于成了僧人。他这一生何曾踏出过佛门半步…辩机深深地吸一口气,殿中的香火烟味才是他再熟悉不过的味道。如果离了这里,将去向何方?细雨伤怀,辩机望着阴暗的苍穹,迷茫起来。
辩机回头看一看殿内的法相,再回头看一看殿外的细雨,猛然间看到玄奘法师正似笑非笑的注视着自己,微微惊醒,想了想,诚心说道:“弟子不肖,恐误了佛门清净…”
玄奘微微摇头,不答辩机,却从辩机刚才跪的地方,捡起他始才诵念的经书,问道:“这部《金刚般若经》你可知是谁的译本?”
“鸠摩罗什。”辩机一怔,隐隐有些不安起来。
“你应当知道鸠摩罗什的故事…”玄奘法师紧盯着辩机的双眼,一瞬不瞬。
辩机心中大惊,暗然答道:“原来师父已知道弟子破戒…”
玄奘法师微微点头,抬头望向佛祖法相,缓缓说道:“你可知我为何一直不曾理会此事…”
“师父。”辩机见玄奘竟然没有追责之意,反而大为诧异。
玄奘法师微微一笑道:“鸠摩罗什当年也曾破戒,但他对我沙门的贡献却也不能抹杀。我只是不想可惜了你这一身才华。”
“师父,”辩机没想到玄奘法师如此看重自己,心中感动。要知道他自小钻研佛法,岂不想成为玄奘法师一样人人敬仰的法师?只可惜自己却尘缘未了,迷恋上一个红尘女子…
“弟子怎敢与鸠摩罗什相提并论,”一时间,辩机地声音有些哽咽起来“鸠摩罗什当年被人逼迫不得已而为之,弟子却是自甘堕落…”
鸠摩罗什乃是佛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与真谛、玄奘合称三大译经家。是南北朝五胡十六国时代的人物。此人一生很传奇,连带他的父母也很传奇。他的父亲本是天竺高僧,后来到西域龟兹国作了国师,与龟兹公主结婚,生下鸠摩罗什,公主却一心向佛,于鸠摩罗什七岁时,不顾家人反对,硬是带着儿子入了佛门。鸠摩罗什因而自小研习佛学,便游天竺,深得佛学妙义,回到西域得到西域各国爱戴,生得极为俊美,智慧卓群。一生舍身佛门,却被两次逼迫破了色戒。一次是被后秦大将吕光戏耍逼迫,将他与表妹放置一室,令其强娶为妻。一次却是后秦国主姚兴深为仰慕他的才学,视为“圣种”怕这样的神人灭种,竟然异想天开的逼迫他接受女人,以延香火。说来也是个大大的笑话。(摸下巴,那“鸠摩智”是否是“鸠摩罗什”的亲戚?)
玄奘法师摇头说道:“破与不破,与贡献不相干。你便是破戒,也不能抹杀你的才华,更不能抹杀你这些日子所做的贡献。译场中众弟子,以你缀文水平最高,《大唐西域记》尚未完成,你怎忍心半途而废。”
辩机见玄奘法师明知自己破戒,不仅没有斥责自己,反而一味可惜自己才华,对自己这些日子的工作大加肯定,心中如何不感动,双眼一红,感激地说道“师父厚爱,弟子莫齿难忘。只是弟子即不能摆脱世俗的纠缠,如此不僧不俗,半僧半俗,每日如在火上煎烤,实在是生不如死…不如干脆专一而为,了却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