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111章 天地玄皇
第章天地玄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署往,秋收冬藏…”
“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古人蒙学“三座大山”可谓中华民族国学之jing1典。)只是唐代只有《千,《百家姓》与《三字经》,到宋代才有。
《千字》其实只用了九百九十九个字,因为其有一个字重复了。是南朝梁武帝命周兴嗣从王羲之的书法中取一千个字,编纂成文。
这个周兴嗣真是个奇才,杨悦心中gan叹dao。千字文不仅不重字,而且文理通畅,脉络清晰,文采极佳,还把zuo人的dao理贯穿其中。并且取用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刊印,又是临mo学字的绝妙好帖,甚至是再好不过的蒙学用书。难怪《千一chu,便代替了秦汉以来《三苍》等传统的童蒙读wu,成为蒙学恒用之书。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qiyu难量,墨悲丝染,诗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听着武眉儿边背边写,杨悦一时陷入shen思。这些zuo人的dao理,古代在蒙学之时便言传shen教给孩子。这zhong是淳淳教导,如同一个老人在教你如何zuo人,把什么该zuo,什么不该zuo,怎么对长辈、怎样对朋友、怎样对兄弟,娓娓dao来。
杨悦想想自己似乎从未在教课过这些,那怕是“孝敬父母”这样最起码的zuo人dao理也从未有过。杨悦暗暗摇tou反思,自己读了十几年书,德育课一直在上,学的是“五讲四mei三热爱”爱祖国、爱人民、热爱中国。只是这zhong“爱”是大爱,泛泛地空谈。与zuo人zuo事不相关联。小事儿也有,便是学习雷峰叔叔zuo好事儿,而那些好事大多是扶老nainai过ma路,或给老nainai让座位。然而便是这些事情,她们这一代人,实际上有那么一个阶段,在zuo好事儿的时候,往往要zuo半天思想斗争,看一看周边是否有认识的人,是否会被笑话,因为那似乎是十分sb的行为。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jiao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不过十来天的功夫,武眉儿比杨悦想象地还要聪明些,已经学会了三百六十多个字。让杨悦十分欣wei。
只是看到她写chu来的字,又让杨悦十分地气馁。杨悦自己虽然没有练习过多少mao笔字,但钢笔字写得十分潇洒,字ti的结构meigan在,信笔写来也是龙飞凤舞。而武眉儿的字歪歪扭扭,实在不忍细睹。杨悦看着看着,不由摇了摇tou叹息一声。
“姊姊,怎么我念的不对?”武眉儿听到,有点惊慌地抬tou向杨悦问dao。
杨悦知dao自己太过于心急,而武眉儿刚刚起步,最需要的却是鼓励,拍拍她的tou,笑dao:“没有不对,很好,你学得很快,继续努力。我chu去转转。”
完,杨悦便转shen走了chu去,只怕自己再看一会武眉儿写的字,便要郁闷死。
杨悦一面走一面想要不要把《三字经》、《百字姓》提早面世。据说《三字经》的英文译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儿童dao德丛书”然而杨悦仔细想了一下,又有点哭笑不得。别百家姓》这zhong没有逻辑xing的文章,便是《三字经》,她这个后世所谓的高才,竟然背不chu来。
突然想起有一次与同学一起去旅游,在一座寺庙里,便是在长安城里的法门寺,当然是后世的长安城。寺里的导游是个老年人,一面导一面考较大家。问到了三字经,他说“人之初”停了下来,众人接口dao“xing本善”老人再说“xing相近”却只有一两个人接口dao:“习相远”老人竟然很欣wei的点了点tou说:“嗯,不错…”想来是如此“有学问”的人他见得不多吧。
读了十几年的书,甚至读了系,连一个蒙学的水平都没有。实在令人好笑。或者蒙学其实算不了什么。但杨悦回想一下,自己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实际上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学过一本完整的书,所学的不过全bu是节选。ding多是自己爱好,课外读一读。而且从来没有学过zuo诗对句,无论古诗还是现代诗,都不曾学zuo过。ding多不过是自己揣mo。学习zuo的作文也以议论文为主,论证论据论点之类,比“八gu文”也差不了多少。杨悦之所以背下如此多的诗词,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爱好。在她的同学中,包括系的同学们,像她这样的基凤mao麟角。
杨悦突然gan到自己十几年所学的内容,其实不过断章片言,基一个零,简直是一个大笑话。
可悲啊可悲。杨悦想到自己这等水平,在大唐竟然以才子之名冠于士林,不由暗暗汗颜。
“左右无事,不如好好读几本书。”杨悦心想。
问明藏书殿的位置所在,一边走一面沉yin,应该从何学起。
一抬tou看到不远chu1的“孔子庙”杨悦不由想起前些天与众才子辩论,认识到孔子的重要之chu1。是不是好好研究一下儒学?儒学在两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当然不会像今人所认为的那样,不值一提,就起码“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这zhong谦谦君子之风,比起西方的“绅士”风度,只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