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23章祭孔(2/2)

三人谈得起劲,没看到李世民从外面走来。见到李世民来,三人忙上前行礼。

怎么说自己也了十几年的学生,在后世没机会如此尊师,在这里赶上了,应该好好的拜上一拜。想到此,杨悦便又向孔神像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此时,却只好跟燕德妃、徐充容在大内的夫庙里参观行礼。

“先圣?孔夫不是被称为‘先师’么?而且这上面写着‘先圣宣王’,宣王又是什么?”

在杨悦的印象里,刘这个无赖皇帝一向最看不起儒生,甚至史有记载“诸客冠儒冠来者…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不尊儒到了拿儒生的帽当便盆使用的地步,怎么会尊孔?

杨悦不由暗自唏嘘了一翻。

曰‘一箪,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孔圣人最贤德的弟。圣上对颜回的德十分敬重,因而封为‘先师’,得以享夫庙。”燕德妃解释

“自然是‘先圣’。”徐充容见杨悦对此一无所知,微微诧异地看了看她,说

在杨悦的印象里,享礼庙的应该是“亚圣”孟才对。这里面没有孟,反而只有颜回,而且颜回也是享太牢,分明把颜回看的与孔圣地位相近,难怪令杨悦纳闷。

因而杨悦十分诧异地问:“汉祖一向不是尊黄老学说,到了汉武帝时才开始尊儒么?”

“刘尊孔?”杨悦更是大奇。

杨悦正要再问,突然后一个笑声响起:“什么人跟朕相似?”

“先师?”杨悦奇“颜回若是先师,孔圣被称作什么?”

忽又想起在后世的孔庙中,见到过“大成至圣文宣王”之称,原来这个宣王最先来自李世民。不知“大成至圣”又是那个君王所封。

欺,哪像后世老师被打成“臭老九”之后,一直没有翻起来。

第123章祭孔

“称号的确不少。鲁哀公曾称孔圣人为‘尼父’,以后‘素王’、‘宣尼公’、‘文圣尼公’、‘邹国公’、‘先师’等等,或封王或封公爵号很多。”

“汉情率直豁达,知错而改,到是与圣上相似。”徐充容在一旁也言

行到颜回,杨悦大奇,不由问:“孔圣弟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为何独颜回享夫庙?”

看到供案上放着的猪、羊,心想“大概便是传说中的‘太牢’”早知今日是祭孔大典,溜外去看看多好。这样的盛会难得一见,真是遗憾。

“何为素王?”杨悦见反正也无知到家了,不在乎二人笑,脆直接问“这个‘尼父’可以理解,孔丘仲尼,叫‘素王’听上去却有奇怪。”

“汉祖?无赖皇帝?与李世民相似?”杨悦暗自惊呼。在她的历史印象里,汉祖可是个典型的氓痞

燕德妃见杨悦如此无知,不由笑了起来:“隋文帝的确封孔圣人为‘先师尼父’,也难怪你作此想法。这个‘宣王’的称号也是圣上给的。贞观二年,圣上封颜回为先师,孔圣人为先圣,一起为世人尊崇。贞观十一年,圣上又封为孔圣人为‘宣王’。因而称作‘先圣宣王’。”

问了些祭祀的礼仪,燕德妃无所不知,一一向杨悦说来。杨悦这才知祭孔大典由圣上亲自主持,献太牢之后,还要讲经相互问难,而且还有“八侑”歌舞表演,十分闹。问了问,此时去看只怕快要结束了,只好作罢,暗想秋分的大典一定不要错过。

没想到这一徐充容也不知,她诗才很,于典籍终是差了燕德妃一筹,也向燕德妃问询之

想起后世祭孔大典礼仪在中国失传,反到是国一直在孔的祭日和孔的生辰日,行祭孔大典。以至于后来山东曲阜孔庙想举行祭孔大典时,竟然不得不到那里学习。

想了想,问:“孔圣人的称号看来不少。我一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历代对孔圣人的称号还有什么?”

燕德妃说:“孔圣人作《秋》,向来被尊为是代王者立法,所以说孔圣人‘有王者之,而无王者之位’,因而汉祖称其为‘素王’。”

“非也。如陆贾所说天下可以‘居上得之,安可以上治之乎’。汉祖在后期已十分重用儒生,因而丽生、申公皆是儒生也为汉祖所重。汉祖甚至可以说是尊儒第一帝。”燕德妃学识之博,令人叹服。

“原来如此。”杨悦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却不由暗自好笑:古人真有意思,竟然对已经去逝千年的人加封号。

在杨悦印象里先师应该指孔夫才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