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六章还愿(2/2)



下联是:作恶不灭,祖宗有余德,德尽必灭

老太君在侍书的搀扶下,过了仪门,一路来到正殿台阶下,只见那大殿座落在月台之上,琉璃殿,石刻护栏,,大殿前铸着一个大铜香炉,里面香烟缭绕,大殿二层檐上悬一个大匾,上书金光闪闪四个大字:“大雄宝殿”

又传说此人能替人消灾延福,德泽无量,法力无边,连大齐皇帝每年天都要来拜祭一次,以求国泰民安。平城内的世家、达官贵人更不用说了,大多在这常年供奉香火,净云寺也因此香火兴旺,再加上平城内各行业的商贩竟相在此设立摊位,在四周盖房造市,设店租,时日久了,这里俨然成了平城最繁华的商埠。

萧老太君、大太太乘着车一行四十多人前仆后拥地来到净云寺,两边的商贩、行人、香客见了纷纷让路,并驻足观瞧,好不闹,车过了牌楼,一路来到仪门,为示虔诚,老太君在仪们便下了车,抬望去,只见仪门两边携有一副对联。

“就是等到猴过年的时候”

住持方丈是一位世外僧,名字叫德,法号净云,谁也不知他今年到底有多大岁数,传说他已活了几百岁,据说,他有一个怪癖,就是不论权贵,只见有缘人,若是无缘,即使贵为王侯将相,捐金山银山,也休想见他一面,正因如此,慕名而来拜访的人更是络绎不绝,都以见他一面为荣。

梦溪说完,倚在那,闭上了睛。

“我们目前只有这一条路,绵缎之类太扎,不容易带府,也值不了几个钱,只当那些面就行,我们现在不辛苦一些,以后可能连阶下囚都不如,我也累了,你们都下去吧”



大齐的太祖认为教宣扬的是一些旁门左技,不得大雅之堂,而佛教宣扬的四谛、八正、十二因缘等因果报应论,才是大,所以大齐自开国以来便一直崇佛抑,也使大齐各地的寺庙、塔幢等如雨后般地现,并且香火旺盛,光平城内大大小小的寺院、塔幢就不胜枚举,其中以净云寺为最。

梦溪听了心里一惊,怎么忘了大齐还没有属相,竟随来了,难怪知秋不懂,心虚地白了她一,说

今天是萧家施粥的第三日,净云寺外更是闹非凡,只见仪门外萧家开设的施粥棚前,等着施粥的人排了长长的队,只要喊一声萧二爷洪福齐天,说些吉利话唠些过年嗑,便能得到一碗粥,一个白馒,得了粥和馒的百姓们,就势蹲在路两边大地吃着,边吃边兴致的谈论着平城里的家长里短,萧家二爷的传奇因缘更成了主,萧家用嫡妻冲喜之事已被传得神呼其神,俨然成了平城中的一段佳话。

上联是:为善不昌,祖宗有余殃,殃尽必昌

净云寺坐落在平城东,属于典型的殿式布局,主建筑主要有山门殿、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圆通殿、法堂、藏经阁等,东西两侧有钟楼、鼓楼、斋堂、客堂、方丈室等。

看着知秋忽闪着两只大睛还想问下去,梦溪忙接着刚才的话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