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一十三章南宋北伐xia(2/2)

随后南宋便派使臣向金军乞和,完颜亮开的条件非常苛刻,不但要求赵构向他跪拜称臣,还将岁币的数额增加到每年白银五十万两、绢五十万匹。赵构的养赵昚对这样屈辱的和议极为不满,便通过一个亲信上表指可以向赵抗求援,结果立刻遭到了极其猛烈的诛笔伐,差连赵昚自己也受到连累。最后赵昚不得不丢卒保车,让那个亲信表态说这是他个人的看法,与赵昚无关,而那个人则被罢官回乡,永不叙用。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自然没人敢对和约再有异议,南宋便再次签署了屈辱的和约。

众将听后都不禁叹息,后来事情的发展正如赵抗所言,南宋朝中的主和派重新得势,秦桧再次成为丞相。而战败的号罪人张浚只是被罢了官,爵位还是得以保留,显然赵构对他在朝野的广泛影响力也有所顾忌,而韩世忠则被削籍为民,本就沉重的病情一步恶化,不久就过世了。吴璘损失最小,赵构没有重罚,但也严令吴璘约束众,不得擅自击,这样吴璘率军北伐、收复失地的理想,已经基本破灭了。

在赵抗的中,宋金两国现在都是自保有余,攻不足,两国都没有一举吃掉对方的实力。不久,三路宋军大败的消息陆续传来,诸将不由更是佩服赵抗的先见之明。

这时有些将领便建议再次袭击金军后方,被赵抗立即否决了“吃了这次的大亏还不够吗?我们的舰船如果全用于运送军队,则海防便会变得虚弱,大人就会趁虚而;如果只派一分的话,那登陆兵力就又太单薄了,很容易被金军包饺。再说我们的主攻方向始终在南方,大家要牢记这一,不能再犯上次的错误。”

,赵抗就预见到了宋军的失败,一是因为主帅的人选不当,事实上本就没有合适的人选,南宋诸将中攻能力的只有吴璘一人。但他的资历相比张浚、韩世忠甚至刘锜都还差不少,而战绩比起韩刘二将也不了多少。如果任命他为全军主帅,本无法服众。二来南宋军队在平时训练中,就基本没怎么练过攻,只有吴璘的军队例外,但数量却又太少了。第三个原因是缺乏骑兵,难以有效应付金军轻骑的扰,粮也因此缺乏保护。第四个原因是金军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比起宋军还是要得多,特别是在野战方面。第五个原因自然是外上的失败,就算不与西夏联手也不应该立即回绝,这样少了一个助力反而多了一个敌人,实属不智。

金国获胜后,外的危机得以解除,完颜亮与完颜雍的矛盾就再次激化。但金国毕竟元气大伤,完颜亮不敢在这情况下自毁长城,便将完颜雍打发回上京镇守祖宗故地去了,而他则腾手来清除那些零散的反对势力,特别是心怀不轨的契丹人与奚人,手中的权力得到一步的巩固。

赵抗略想了一会,继续说“要兵的话,除非是南宋朝廷邀请我们兵,由他们提供运兵的海船,但那本没可能。那些士大夫们肯定是宁愿向金国屈膝称臣,也不会向我这个在他们中悖逆常的败类低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