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外的。而先前就计划好的,大量采购黄豆、红小豆等各类豆子的事情,该实施了。
现在正是收获豆子的季节,家家户户,多少都会种一些。与粮食相比,价格相当便宜,这个季节收上来囤积起来,既不怕生虫子,又不怕受潮之类的,很好保存。
正在她考虑,收上来后是拉到这个宅院来,还是放到田庄上的时候,小鱼进来禀报,管家请她到前院会客厅,府上来了贵客,大安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大师,孔先生来访。
青舒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谁来访?”
“管家说的是,大安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大师,孔先生。”小鱼又重复一遍。
青舒愣了愣,霍地站了起来“快,也别换衣裳了,你看我身上哪里不妥,赶紧整理一下。”“对了,赶紧通知少爷,让少爷去前厅拜见孔先生。”
等青舒稍作整理,到得前厅的时候,青阳正在拜见孔老先生。
孔老先生现年七十九岁高龄,是当世少有的长寿之人。他白眉白须白发,额头上是岁月镌刻出的深深的皱纹,面色却透着健康的红润,背微驼,目光温和中透着睿智。孔老先生名哲,字念恩,进士出身,是大安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大师,同时也是当今圣上身为太子时的夫子之一。他中年时游学四方,著有《游学录》,被当世人奉为宝典。
在蔚然书院前相见,青舒当时并不知道老者的身份,过后听人告知,才知道老者原来是个大人物。这样一个人物,怎么来了小小的康溪镇,来了他们古府?青舒带着这样的疑问,上前给孔老先生行礼问安。
孔老先生将站在面前的姐弟打量了又打量,呵呵一笑,捋着花白的胡子问青舒“老夫听说古姑娘在给弟弟物色私塾先生,可有此事?”
青舒“是,是有此事。”
孔老先生嗯了一声,又问:“老夫听说古姑娘一直在搜罗农书?”
青舒“是有此事。”她心中狐疑,这事她只跟步语嫣提过,步语嫣便帮她弄了一些农书,只是,对面的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孔老先生神色认真地问:“古姑娘为何要搜罗农书?”
“当然是为了种田养家。”想也不想,青舒脱口而出,说完,自己都愣了一下,见在场所有人看向自己的目光都透着古怪,于是眨了眨漂亮的杏眸“粮食不是民生之本吗?不种田,哪里来的粮食?没有粮食,怎么养家糊口?”气氛还是很怪,她迟疑起来“怎么?不对吗?”
青阳扬起一张笑脸“我和姐姐一起看的农书,明年开春要一起种田。”
青舒欢快地答“好,小阳要一边读书,一边帮姐姐种田。”她的弟弟,可不能是五谷不分的少爷。
古强忍不住咳嗽一声,提醒他们有贵客在。
姐弟两个忙收敛了,恭恭敬敬地站好。
孔老先生呵呵一笑“小童。”
站在他身后的小书童上前,拿出一个小小的布袋子,解开小小的布袋子的口,放到了孔老先生手边的桌子上。
“这是老夫的一名弟子,去大金国游历时,在海上认识的朋友送他的不知名的籽实。据闻,这种籽实种下,长出来后会结一种红色的小果子,很是鲜亮。一种说法是,它的果子有毒,吃了会腹泻不止,因此只能作观赏之物;另一种说法是,它的果子吃了可以延年益寿。”